⒈ 亦作“岖”。
⒉ 形容山势峻险。
⒊ 谓道路险阻不平。
⒈ 形容山势峻险。
引王闿运 《巫山天岫峰诗序》:“前后相对,嶇嶔参差。”
⒉ 谓道路险阻不平。
引唐 孟郊 《赠竟陵卢使君虔别》诗:“归人忆平坦,别路多嶇嶔。”
宋 王安石 《吴任道说应举时事》诗:“悬瓠 城南陂水深,春泥满眼路嶇嶔。”
⒈ 形容山势险峻。
引《文选·王襃·洞箫赋》:「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
《文选·范晔·乐游应诏诗》:「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岖嵚。」
“嵚”字共有1个读音: [qīn]
汉字 | 嵚 |
---|---|
读音 | [qīn] |
注音 | ㄑㄧㄣ |
部首 | [山] 山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嶔 䃢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嶔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D5A |
其它编码 | 五笔:mqqw 仓颉:uopo 郑码:llpr 四角:22782 |
笔顺编码 | 25231115353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ノ一一一フ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竖折/竖弯 竖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撇 横撇/横钩 撇 捺 |
〔嵚崟〕形容山高。崟(yín)。
基本字义
嵚
(嶔)
qīn ㄑㄧㄣˉ
〔嵚崎〕a.山高峻的样子;b.形容品格特异,不同于众。小而高的山。英语 lofty, towering
德语 hoch aufragend (Adj),Erhabenhei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