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虬檐”。
⒈ 亦作“虯檐”。亦作“虯簷”。飞檐。见“虬簷”。
引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晚日诗》:“虬簷挂珠箔,虹梁捲霜綃。”
唐 王勃 《七夕赋》:“虬檐晚静,鱼扃夜飭。”
明 高道素 《上元赋》:“鰲山对峙乎凤阁,虹桥直贯乎虯簷。”
“虬”字共有1个读音: [qiú]
汉字 | 虬 |
---|---|
读音 | [qiú] |
注音 | ㄑㄧㄡˊ |
部首 | [虫] 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1 |
异体字 | 虯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虯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66C |
其它编码 | 五笔:jnn 仓颉:liu 郑码:izvv 四角:52110 |
笔顺编码 | 2512145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丶フ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竖弯钩 |
1.虬龙。
2.拳曲:虬须。虬枝(拳曲的枝条)。
基本字义
虬
qiú ㄑㄧㄡˊ
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虬龙。拳曲:虬曲(盘绕弯曲)。虬须。虬髯(拳曲的胡须,特指两腮上的胡须)。英语 young dragon
德语 junger Dr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