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犬戎。又称混夷、昆夷。古戎人的一支,在殷周时居于我国西北部。
⒈ 即 犬戎。又称混夷、昆夷。古 戎 人的一支,在 殷 周 时居于我国西北部。
引《尚书大传》卷四:“文王 受命……四年伐 畎夷。”
郑玄 注:“畎夷,混夷 也。 《诗》云:‘ 混夷 駾矣,四年伐之。’”
《史记·匈奴列传》:“其后百有餘岁, 周 西伯昌 伐 畎夷 氏。”
司马贞 索隐:“韦昭 云:‘《春秋》以为 犬戎。’ 大颜 云:‘即 昆夷 也。’”
⒈ 西戎种族的一支。多分布于今陕西省泾渭流域一带。
引《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其后百有余岁,周西伯昌伐畎夷氏。」
“畎”字共有1个读音: [quǎn]
汉字 | 畎 |
---|---|
读音 | [quǎn] |
注音 | ㄑㄩㄢˇ |
部首 | [田] 田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4 |
异体字 | 圳 甽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54E |
其它编码 | 五笔:ldy 仓颉:wik 郑码:kigs 四角:63084 |
笔顺编码 | 25121134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一ノ丶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撇 捺 点 |
田间小沟。
畎
quǎn ㄑㄩㄢˇ
田地中间的沟:畎渎。畎亩(田间,田地)。英语 a drain between fields, irrigation; to flow
“夷”字共有1个读音: [yí]
汉字 | 夷 |
---|---|
读音 | [yí] |
注音 | ㄧˊ |
部首 | [大] 大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㹫 侇 跠 ???? ???? ???? ???? 恞 痍 |
字形结构 | 镶嵌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937 |
其它编码 | 五笔:gxwi 仓颉:kn 郑码:gdyz 四角:50802 |
笔顺编码 | 151534 |
笔顺笔画 | 一フ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撇 捺 |
1.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夷弹。夷为平地。
3.灭掉;杀尽:夷灭。夷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夷。四夷。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夷情。华夷杂处。
6.姓。
基本字义
夷
yí ㄧˊ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古代的锄类工具。 古同“怡”,喜悦。 古同“痍”,创伤。 姓。英语 ancient barbarian tribes
德语 Barbar (S),Yi (Eig, Fam),Stämme im Os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