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水名。今称运漕河。源出安徽省·巢湖,东流至今芜湖市·裕溪口入长江。古代当江·淮间交通要道,魏·晋·南北朝时,这里是兵争要地。堡坞名。
⒈ 水名。今称 运漕河。源出 安徽省 巢湖,东流至今 芜湖市 裕溪口 入 长江。古代当 江 淮 间交通要道, 魏 晋 南北朝 时,这里是兵争要地。
⒉ 堡坞名。 东汉 末年 孙权 于 濡须口 筑以备 曹操。参见“濡须坞”。
引《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建安 ﹞十八年正月, 曹公 攻 濡须,权 与相拒月餘。”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顾 濡须 之故巘,每当食而忘饭。”
王闿运 《哀江南赋》:“濡须 不守, 夏口 空防。”
“濡”字共有1个读音: [rú]
汉字 | 濡 |
---|---|
读音 | [rú] |
注音 | ㄖㄨˊ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14 |
异体字 | 渜 渪 溽 ???? ???? ???? ???? 胹 軟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FE1 |
其它编码 | 五笔:ifdj 仓颉:embb 郑码:vfgl 四角:31127 |
笔顺编码 | 44114524444132522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ノ丨フ丨丨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 |
1.沾湿;沾上:濡笔。
2.沾染:耳濡目染。
3.停留;迟滞。
濡
rú ㄖㄨˊ
沾湿,润泽:濡笔。濡湿。濡染。耳濡目染。相濡以沫(“沫”,唾沫,喻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 停留,迟滞:濡滞。 含忍:濡忍。英语 immerse, moisten; wet, damp
德语 anfeuchten, befeuchten ,aufschieb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