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螫针的意思

shìzhēn

螫针


拼音shì zhēn
注音ㄕˋ ㄓㄣ

繁体螫針

词语解释

螫针[ shì zhēn ]

⒈  昆虫类。各种攻击和防御的锐利器官的任何一种(如蜜蜂的螫刺,蝎子的尾鞭,蚂蜂的毒螫),通常与一个毒腺相连接或通过其它途径以适应于刺伤或注射一种有毒分泌物。

stinger;

引证解释

⒈  蜜蜂、胡蜂等尾部有螫刺作用的一种构造。它连接毒腺,能分泌毒液,注入被刺动物体内。因螫针有倒生刺,不易拔出,当螫刺时,有时致腹部内脏器官随之拔出,蜂虫亦死亡。

“螫”字共有2个读音: [shì]   [zhē]  

螫

汉字
读音[shì][zhē]
注音ㄕˋ|ㄓㄜ
部首[虫]  虫字旁
笔画总笔画:17 部外:11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7AB
其它编码五笔:fotj 仓颉:gklmi 郑码:bnmi 四角:48136
笔顺编码12132343134251214
笔顺笔画一丨一ノ丨ノ丶ノ一ノ丶丨フ一丨一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撇 竖钩 撇 点 撇 横 撇 捺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螫”字的意思

[shì]

同“蜇(zhē)”。蜂、蝎等有毒腺的虫子用尾部的毒刺刺人或动物。

[zhē]

同“蜇(zhē)”。

“螫”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ì ㄕˋ

 ◎ 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动物。

其它字义

zhē ㄓㄜˉ

 ◎ 义同(一),用于口语。

英语 poison; sting; poisonous insect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