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蓍草的意思

shīcǎo

蓍草


拼音shī cǎo
注音ㄕ ㄘㄠˇ

词语解释

蓍草[ shī cǎo ]

⒈  别名“一枝蒿”、“锯草”。为菊科植物蓍( Achillea alpina L. )的全草。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江西等地。苦、辛、微温,有小毒。活血,祛风,定痛,解毒。

yarrow;

引证解释

⒈  即蓍。古代用以占卜的草。

唐 刘长卿 《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诗:“愁占蓍草终难决,病对椒花倍自怜。”
明 唐寅 《醉扶归·冬景》词:“嬾安排锦帐饮羊羔,只思量玉手拈蓍草。”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安老爷 ﹞亲自上书架子上把《周易》蓍草拏下来,桌子擦得乾净,佈起位来,必诚必敬,揲了回蓍草卜,卜公子究竟名列第几。”

⒉  借指占卜。

汪东 《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风潮撼荡之时,出之以云雨反覆之手, 布奔氏 之亡,不待朝日,不俟蓍草而后决也。”

“蓍”字共有1个读音: [shī]  

蓍

汉字
读音[shī]
注音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10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4CD
其它编码五笔:aftj 仓颉:tjpa 郑码:ebrk 四角:44601
笔顺编码1221213352511
笔顺笔画一丨丨一丨一ノノフ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竖 横 撇 撇 竖弯钩 竖 横折 横 横

“蓍”字的意思

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棱,叶子披针形,羽状深裂,花白色,结瘦果,扁平。全草入药,茎、叶含芳香油,可做香料。我国古代用它的茎占卜。

“蓍”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ī ㄕˉ

 ◎ 〔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通称“蚰蜒草”、“锯齿草”)。古代用其茎占卜,如“蓍龟”。

英语 milfoil, plant used in pination

德语 Bergschafgarbe (Achillea alpina)​ (S, Bio)

“草”字共有1个读音: [cǎo]  

草

汉字
读音[cǎo]
注音ㄘㄠˇ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9 部外:6
异体字 ???? ???? ???? ???? 艸 艹 騲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349
其它编码五笔:ajj 仓颉:taj 郑码:eked 四角:44406
笔顺编码122251112
笔顺笔画一丨丨丨フ一一一丨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草”字的意思

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

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

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

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

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

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

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

8.起草:草拟。

“草”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ǎo ㄘㄠˇ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草料。柴草。稻草。 粗糙,不细致: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草鸡。

英语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德语 Gras, Stroh (Es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