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简牍;文牍。古时剡木为简,故称。
⒈ 简牍;文牍。古时剡木为简,故称。
引宋 楼钥 《通添差教授王太傅启》:“抚躬甚喜,剡牘先之。”
清 钮琇 《觚賸·鸣钲荐试》:“﹝ 梅中丞 ﹞因面课而甲乙之曰:‘可售者仅二十人耳。’ 周水心 其首也。遂许其致剡牘於学使者。”
⒈ 旧时公牍多用剡溪纸,故称公牍为「剡牍」。
引《佩文韵府·卷九·屋韵引》:「已分干旄避我门,更嗟剡牍削予迹。」
“剡”字共有2个读音: [yǎn] [shàn]
汉字 | 剡 |
---|---|
读音 | [yǎn][shàn] |
注音 | ㄧㄢˇ|ㄕㄢˋ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61 |
其它编码 | 五笔:oojh 仓颉:ffln 郑码:uouk 四角:92800 |
笔顺编码 | 4334433422 |
笔顺笔画 | 丶ノノ丶丶ノノ丶丨丨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撇 点 点 撇 撇 点 竖 竖钩 |
[yǎn]
1.削尖:剡木为楫。
2.锐利。
[shàn]剡溪,水名,曹娥江上游的一段,在浙江。
基本字义
剡
yǎn ㄧㄢˇ
尖,锐利:“曾枝剡棘”。削,刮:剡木为楫。其它字义
剡
shàn ㄕㄢˋ
◎ 〔剡溪〕水名,在中国浙江省。
英语 sharp, sharp-pointed; sharpen
德语 scharf, pünktlich (Adj)
“牍”字共有1个读音: [dú]
汉字 | 牍 |
---|---|
读音 | [dú] |
注音 | ㄉㄨˊ |
部首 | [片] 片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8 |
异体字 | 牘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牘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24D |
其它编码 | 五笔:thgd 仓颉:lljnk 郑码:nxtg 四角:24084 |
笔顺编码 | 321512544134 |
笔顺笔画 | ノ丨一フ一丨フ丶丶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 横折 横 竖 横撇/横钩 点 点 横 撇 点 |
1.古代写字用的木简。
2.公文;书信:文牍。尺牍。
基本字义
牍
(牘)
dú ㄉㄨˊ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古代乐器名。英语 writing tablet; documents,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