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绶带的意思

shòudài

绶带


拼音shòu dài
注音ㄕㄡˋ ㄉㄞˋ

繁体綬帶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绶带[ shòu dài ]

⒈  古代用以系官印等物的丝带。

⒉  指衣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用以系官印等物的丝带。

唐玄宗 《千秋节赐群臣镜》诗:“更衔长綬带,留意感人深。”
《新唐书·车服志》:“德宗 尝赐节度使时服,以鵰衔綬带。”

⒉  指衣带。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忆昔在 昭阳,舞衣红綬带,绣鸳鸯。”
宋 陶穀 《清异录·香琼绶带》:“薛能 《赏酴醿诗》云:‘香琼綬带雪缨络。’”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玉女 遂解綬带一条与 紂王。玉女 言曰:‘此为信约。’”

国语辞典

绶带[ shòu dài ]

⒈  系印信或胸章用的彩色丝带。

《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德宗尝赐节度使时服,以雕衔绶带。」
唐·玄宗〈千秋节赐群臣镜〉诗:「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绶”字共有1个读音: [shòu]  

绶

汉字
读音[shòu]
注音ㄕㄡˋ
部首[纟]  绞丝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EF6
其它编码五笔:xepc 仓颉:vmbbe 郑码:zpwx 四角:22147
笔顺编码55134434554
笔顺笔画フフ一ノ丶丶ノ丶フフ丶
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提 撇 点 点 撇 点 横撇/横钩 横撇/横钩 捺

“绶”字的意思

一种丝带(旧时多作拴印或佩玉之用)。

“绶”字的基本解释

(綬)

shòu ㄕㄡˋ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英语 silk ribbon attached as a seal

“带”字共有1个读音: [dài]  

带

汉字
读音[dài]
注音ㄉㄞˋ
部首[巾]  巾字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6
异体字 帶 㡖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E26
其它编码五笔:gkph 仓颉:tjblb 郑码:ewli 四角:44227
笔顺编码122245252
笔顺笔画一丨丨丨丶フ丨フ丨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竖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钩 竖

“带”字的意思

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皮带。鞋带儿。传送带。

2.轮胎:车带。汽车外带。

3.地带;区域:温带。黄河一带。

4.白带:带下。

5.姓。

6.随身拿着;携带:带行李。带干粮。

7.捎带着做某事:上街带包茶叶来(捎带着买)。你出去请把门带上(随手关上)。

8.呈现;显出:面带笑容。

9.含有:这瓜带点儿苦味。说话带刺儿。

10.连着;附带:带叶的橘子。连说带笑。放牛带割草。

11.引导;领:带队。带徒弟。

12.带动:以点带面。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

13.照看(孩子):孙子是奶奶带大的。

“带”字的基本解释

(帶)

dài ㄉㄞˋ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带子。皮带。领带。一衣带水。 像带子的长条物:带钢。带鱼。声带。 车轮胎:车带。外带。 区域:地带。温带。 佩戴,披挂:带孝。带剑。 随身拿着:携带。带挈。带着钱。 捎,连着,顺便做:连带。带职。带累(lěi )(连累)。话中带刺。 含有,呈现:带电。带伤。 率领,引导:带领。带头。带动。以点带面。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带。

英语 belt, girdle, band, strap, zone

德语 (照管)​ großziehen, aufziehen ,mitnehmen, mitbringen, trag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