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嵩山。
⒈ 即 嵩山。
引《后汉书·马融传》:“右矕 三涂,左概 嵩岳。面据 衡 阴,箕背 王屋。”
明 谢榛 《送王侍御按河南》诗:“天连 嵩岳 寒云尽,马渡 黄河 春草生。”
“嵩”字共有1个读音: [sōng]
汉字 | 嵩 |
---|---|
读音 | [sōng] |
注音 | ㄙㄨㄥ |
部首 | [山] 山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0 |
异体字 | 㟣 崇 崈 崧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D69 |
其它编码 | 五笔:mymk 仓颉:uyrb 郑码:lljl 四角:22227 |
笔顺编码 | 252412512525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竖 竖折/竖弯 竖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
1.山大而高。
2.高。
3.姓。
嵩
sōng ㄙㄨㄥˉ
〔嵩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高:嵩峦(高耸的峰峦)。嵩呼(亦称“山呼”)。英语 high, lofty; one of the 5 peaks, situated in Hu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