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驷乘的意思

chéng

驷乘


拼音sì chéng
注音ㄙˋ ㄔㄥˊ

繁体駟乘

词语解释

驷乘[ sì chéng ]

⒈  古代兵车常乘三人,所乘第四人曰“驷乘”。驷,通“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兵车常乘三人,所乘第四人曰“驷乘”。駟,通“四”。

《左传·文公十一年》:“緜房甥 为右, 富父终甥 駟乘。”
杨伯峻 注:“古代兵车一般乘三人,此则四人共乘,其第四人曰駟乘,职则为车右之副手。”
《左传·昭公二十年》:“公闻乱,乘,驱自 閲门 入, 庆比 御公, 公南楚 驂乘,使 华寅 乘贰车。及公宫, 鸿駵魋 駟乘于公,公载寳以出。”
杜预 注:“鸿駵魋 復就公乘,一车四人。”

“驷”字共有1个读音: [sì]  

驷

汉字
读音[sì]
注音ㄙˋ
部首[马]  马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5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A77
其它编码五笔:clg|cglg 仓颉:nmwc 郑码:xlk 四角:76100
笔顺编码55125351
笔顺笔画フフ一丨フノフ一
笔顺名称 横折 竖折折钩 提 竖 横折 撇 竖折/竖弯 横

“驷”字的意思

古指套着四匹马的车。也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驷”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駟)

sì ㄙˋ

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驷介(由四匹披甲的马所驾的战车)。驷马高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喻话说出后无法再收回,说话要算数)。古星名(亦作“天驷”、“天龙”)。古同“四”。

英语 team of four horses; horses

德语 Stern (S)​,Si (Eig, Fa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