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齐用力;合力。
例并力坚守。
英together;
⒈ 合力;戮力。
引《韩非子·显学》:“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力疾鬭,所以禽虏也,而以上为暴。”
《史记·苏秦列传》:“於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
《后汉书·公孙述传》:“诸卿欲并力者即留,不欲者便去。”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裴春臺 云:‘一栏并力作春色,百卉甘心奉盛名。’”
合力;协力。 《孙子·行军》:“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併力、料敌、取人而已。”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知国家必不与之持久,併力苦战。”
明 唐顺之 《三沙报捷疏》:“各船奋勇齐进,举放佛狼机、鸟统、喷筒、火箭,併力攻打。”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所有编制,日内併力準备,俾得进行无滞。”
⒈ 合力、协力。也作「并力」。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回》:「三人密奏献帝,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各受密诏,并力讨贼。」
《水浒传·第一回》:「只得聚集众人,先把石碑放倒,一齐并力掘那石龟。」
“力”字共有1个读音: [lì]
汉字 | 力 |
---|---|
读音 | [lì] |
注音 | ㄌㄧˊ |
部首 | [力] 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 部外:0 |
异体字 | 仂 ???? 力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9B |
其它编码 | 五笔:ltn|ent 仓颉:ks 郑码:ym 四角:40027 |
笔顺编码 | 53 |
笔顺笔画 | フノ |
笔顺名称 | 横折钩 撇 |
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
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
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
5.姓。
基本字义
力
lì ㄌㄧˊ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一切事物的效能:视力。生产力。控制力。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力学。作用力。保守力。用极大的力量:尽力。力挫。力挽狂澜。姓。英语 power, capability, influence
德语 Kraft (S, Phys),Radikal Nr. 19 = Kraft, Stärke, Fähigkei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