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僮指的意思

tóngzhǐ

僮指


拼音tóng zhǐ
注音ㄊㄨㄥˊ ㄓˇ

词语解释

僮指[ tóng zhǐ ]

⒈  《史记·货殖列传》:“僮手指千”。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日,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手指,以别马牛蹄角也。”后即以“僮指”称僮仆,奴婢。

引证解释

⒈  后即以“僮指”称僮仆,奴婢。

《史记·货殖列传》:“僮手指千”。
裴骃 集解引《汉书音义》:“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日,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手指,以别马牛蹄角也。”
唐 柳宗元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 柳谋 ﹞有宅一区,环之以桑,有僮指三百,有田五百亩,树之穀,艺之麻。”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投胎为巨富之子也,生而锦衣玉食,金银山积,僮指盈千。”

“僮”字共有2个读音: [tóng]   [zhuàng]  

僮

汉字
读音[tóng][zhuàng]
注音ㄊㄨㄥˊ|ㄓㄨㄤˋ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14 部外:12
异体字 偅 壯 獞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0EE
其它编码五笔:wujf 仓颉:oytg 郑码:nskb 四角:20215
笔顺编码32414312511211
笔顺笔画ノ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笔顺名称 撇 竖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横

“僮”字的意思

[tóng]

1.旧指未成年的仆人:书僮。

2.古又同“童”。

[zhuàng]

中国少数民族“壮族”的“壮”原作“僮”。

“僮”字的基本解释

tóng ㄊㄨㄥˊ

封建时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书僮。僮仆。 同“童”。

zhuàng ㄓㄨㄤˋ

〔僮族〕中国少数民族,今改作“壮族”。

英语 page, boy servant

德语 Knabe (S)

“指”字共有1个读音: [zhǐ]  

指

汉字
读音[zhǐ]
注音ㄓˇ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6
异体字 脂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307
其它编码五笔:rxjg 仓颉:qpa 郑码:drk 四角:52061
笔顺编码121352511
笔顺笔画一丨一ノフ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撇 竖弯钩 竖 横折 横 横

“指”字的意思

1.手指头:食指。五指。屈指。首屈一指。

2.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下了三指雨。这双鞋大了一指。两指宽的纸条。

3.(手指头、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用手一指。时针正指十二点。

4.(头发)直立:发指。

5.指点:指导。指示。指出正确方向。有问题请您指出来。

6.意思上指着:这不是指你说的,是指他的。

7.指望;依靠:指靠。单指着一个人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

“指”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ǐ ㄓˇ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 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古同“旨”,意义,目的。

英语 finger, toe; point, indicate

德语 zeigen, weisen (V)​,Finger (bio.)​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