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屈曲之状;头不正之貌。
⒈ 屈曲之状;头不正之貌。
引《说文·骨部》:“骫,骨耑骫奊也。”
段玉裁 注:“骫奊者,谓屈曲之状。”
《说文·夨部》:“奊,头衺,骫奊态也。”
段玉裁 注:“骫奊者,头不正之貌也。”
“骫”字共有1个读音: [wěi]
汉字 | 骫 |
---|---|
读音 | [wěi] |
注音 | ㄨㄟˇ |
部首 | [骨] 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3 |
异体字 | 骩 骪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AAB |
其它编码 | 五笔:mevy 仓颉:bbkni 郑码:lwqs 四角:75217 |
笔顺编码 | 255452511354 |
笔顺笔画 | 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ノフ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折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点 |
曲;枉:骫曲(委曲迁就)。骫法(枉法)。
基本字义
骫
wěi ㄨㄟˇ
骨弯曲。弯曲:“直则骫,合则离。”枉曲:“皇帝骫天下正法而许大王甚厚。”〔骫骳(bèi)曲折委婉。集聚:“小人积非,祸所骫也。”德语 kru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