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供炖、烧用的陶制圆形容器。
⒈ 供炖、烧用的陶制圆形容器。
引陈登科 《活人塘》十四:“孙在涛 年约五十二、三,大高汉子,四方脸,蹋鼻子,翘嘴唇,麻雀眼,腰如笆斗,头像煨罐。”
“煨”字共有1个读音: [wēi]
汉字 | 煨 |
---|---|
读音 | [wēi] |
注音 | ㄨㄟ |
部首 | [火] 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9 |
异体字 | 燰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168 |
其它编码 | 五笔:olge 仓颉:fwmv 郑码:uokh 四角:96832 |
笔顺编码 | 4334251211534 |
笔顺笔画 | 丶ノノ丶丨フ一丨一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撇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竖提 撇 捺 |
1.把食物直接放在带火的灰里烧熟:煨白薯。
2.一种烹饪方法。把原料放在锅中,加较多的水,用文火慢煮,物烂时再放进盐。
基本字义
煨
wēi ㄨㄟˉ
在带火的灰里烧熟东西:煨白薯。用微火慢慢地煮:煨牛肉。英语 to stew, simmer
德语 bei kleiner Hitze langsam kochen (V, Ess),in heißer Asche garen (V, Ess),schmoren (V, Ess),sied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