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险佞;奸邪。
⒈ 险佞;奸邪。
引唐 寒山 《诗》之一五〇:“俗薄真成薄,人心箇不同, 殷翁 笑 柳老,柳老 笑 殷翁,何故两相笑,俱行譣詖中。”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众生譣詖不修德,迷惑沉沦生死中。”
澄观 疏:“偈云譣詖,即諂佞也。”
“诐”字共有1个读音: [bì]
汉字 | 诐 |
---|---|
读音 | [bì] |
注音 | ㄅㄧˋ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詖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詖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D0 |
其它编码 | 五笔:yhcy|yby 仓颉:ivdhe 郑码:sxi 四角:34747 |
笔顺编码 | 4553254 |
笔顺笔画 | 丶フフノ丨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横撇/横钩 撇 竖 横撇/横钩 捺 |
1.辩论。
2.不正:诐辞(邪僻的言论)。
基本字义
诐
(詖)
bì ㄅㄧˋ
◎ 偏颇,邪僻:诐行。诐辞。
英语 argue; biased; one-sided
德语 schmeiche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