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用为祭品的羊。
⒉ 比喻礼仪。
⒊ 比喻徒具之形式。
⒈ 古代用为祭品的羊。
引《论语·八佾》:“子贡 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 赐 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朱熹 集注:“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餼,生牲也。”
宋 陆佃 《谢赐元祐七年历日表》:“凤鸟名官,餼羊视朔。”
⒉ 比喻礼仪。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旧制一废难复》:“至 嘉靖 末年, 张永明 左都御史,始正之,以至于今。惟此一事存餼羊云。”
⒊ 比喻徒具之形式。
引清 赵翼 《新春宴集草堂》诗之三:“儒餐野味无官鮓,翰苑虚名渐餼羊。”
⒈ 用来当作祭品的生羊。
引《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饩”字共有1个读音: [xì]
汉字 | 饩 |
---|---|
读音 | [xì] |
注音 | ㄒㄧˋ |
部首 | [饣] 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餼 䊠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餼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969 |
其它编码 | 五笔:qnrn 仓颉:nvomn 郑码:oxmy 四角:28717 |
笔顺编码 | 3553115 |
笔顺笔画 | ノフフノ一一フ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竖提 撇 横 横 横折弯钩/横斜钩 |
1.谷物;饲料。
2.活的牲口;生肉。
3.赠送(食物)。
基本字义
饩
(餼)
xì ㄒㄧˋ
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活牲畜。 赠送人的粮食或饲料。 赠送食物。英语 sacrficial victim; gift; grain
“羊”字共有2个读音: [yáng] [xiáng]
汉字 | 羊 |
---|---|
读音 | [yáng][xiáng] |
注音 | ㄧㄤˊ|ㄒㄧㄤˊ |
部首 | [羊] 羊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0 |
异体字 | ???? 羋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F8A |
其它编码 | 五笔:udj|uyth 仓颉:tq 郑码:uc 四角:80501 |
笔顺编码 | 431112 |
笔顺笔画 | 丶ノ一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横 横 横 竖 |
[yáng]
1.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2.姓。
[xiáng]古同“祥”,吉祥。
基本字义
羊
yáng ㄧㄤˊ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姓。其它字义
羊
xiáng ㄒㄧㄤˊ
◎ 古同“祥”,吉祥。
英语 sheep, goat; KangXi radical 123
德语 allg. für Schaf oder Ziege (S, Bio),Radikal Nr. 123 = Schaf, Ziege (Variante: 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