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蟋蟀科的跳跃昆虫的通称,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发出唧唧声而著称。触角较身躯为长。
英cricket;
⒈ 亦作“螅蟀”。
⒉ 昆虫名。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雄的善鸣,好斗。也叫促织。
引《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牀下。”
《逸周书·时训》:“螅蟀居辟。”
朱右曾 校释:“螅蟀生土中,有翼而未能飞,但居壁上。辟、壁同。”
叶圣陶 《隔膜·母》:“风也不起,蟋蟀也不叫,花间小虫跳跃的微声也没有。”
⒊ 《诗·唐风》篇名。小序谓刺 晋僖公 “俭不中礼”。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印段 赋《蟋蟀》。
引赵孟 曰:‘善哉,保家之主也!吾有望矣。’”
《文选·张衡<西京赋>》:“独俭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谓何。”
薛综 注:“《蟋蟀》,《唐》诗刺俭也,言独为节爱,不念《唐》诗所刺邪!”
唐 韩愈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
⒋ 象声词。
引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同伴中但闻楼板蟋蟀声,如相拥而行者。”
⒈ 动物名。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属节肢动物。体型圆长,为黑褐色,触角细而长,后肢长大,善于跳跃。雄虫翅上有发声器,以两翅摩擦而发声。性好斗。蟋蟀本性怕光,栖身于土中或石砾下,以植物为食,是农作物的害虫。
⒉ 《诗经·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蟋蟀,刺晋僖公也。」或亦指岁暮宴乐之诗 。首章二句为:「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英语cricket (insect)
德语Grille (S), Heimchen (S)
法语grillon
“蟋”字共有1个读音: [xī]
汉字 | 蟋 |
---|---|
读音 | [xī] |
注音 | ㄒㄧ |
部首 | [虫] 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11 |
异体字 | 螅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7CB |
其它编码 | 五笔:jton 仓颉:lihdp 郑码:ipwz 四角:52139 |
笔顺编码 | 2512143431234454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丶ノ丶ノ一丨ノ丶丶フ丶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撇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点 斜钩 点 点 |
〔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长,善于跳跃。雄性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对农作物有害。亦称“促织”、“趋织”;俗称“蛐蛐儿”。
基本字义
蟋
xī ㄒㄧˉ
◎ 〔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长,善于跳跃。雄性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对农作物有害。亦称“促织”、“趋织”;俗称“蛐蛐儿”。
英语 cricket
德语 Grille, Heimchen (S)
“蟀”字共有1个读音: [shuài]
汉字 | 蟀 |
---|---|
读音 | [shuài] |
注音 | ㄕㄨㄞˋ |
部首 | [虫] 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11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7C0 |
其它编码 | 五笔:jyxf 仓颉:liyij 郑码:isze 四角:50143 |
笔顺编码 | 25121441554413412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丶丶一フフ丶丶一ノ丶一丨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点 横 撇折 撇折 点 点 提 撇 点 横 竖 |
见〔蟋蟀〕
基本字义
蟀
shuài ㄕㄨㄞˋ
◎ 〔蟋蟀〕同“蟋”。
英语 cricket
德语 Grille, Heimch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