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衬词。
⒉ 有时亦用作指示代词,犹兀那。
⒈ 衬词。
引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兀良我则怕生諕杀软弱的裙釵。”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遥望见一点青山兀良却又早不见了。”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四折:“怒轰轰恶向胆边生,兀良只要你偿还那 令公 爹爹命。”
⒉ 有时亦用作指示代词,犹兀那。
引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一任的棹穿江月泠,帆掛海云孤,寒烟生古渡,兀良便是你茅舍旧乡閭。”
⒈ 语助词,无意义,多用于指点或转换语气。元·金仁杰元·马致远也作「兀剌」。
引《追韩信·第二折》:「脚踏著跳板,手执定竹竿,不住的把船攀,兀良!我则见沙鸥惊起芦花岸。」
《黄粱梦·第三折》:「遥望见一点青山,兀良,却又早不见了。」
“兀”字共有1个读音: [wù]
汉字 | 兀 |
---|---|
读音 | [wù] |
注音 | ㄨˋ |
部首 | [儿] 儿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1 |
异体字 | 㐳 兀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40 |
其它编码 | 五笔:gqv 仓颉:mu 郑码:gr 四角:10212 |
笔顺编码 | 135 |
笔顺笔画 | 一ノフ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弯钩 |
[wù]
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
2.形容山秃。泛指秃:兀鹫。
[wū]〔兀秃〕也作兀突。水不凉也不热:兀水。
基本字义
兀
wù ㄨˋ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兀鹫。“蜀山兀,阿房出。”高高地突起:兀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兀。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兀那。兀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英语 to cut off the feet
德语 glatzköpfig (Adj),kahl (Adj),nackt (Adj),nüchtern (Adj),aufragen (Adv),hervorragen (Adv),hochragen (Adv),Wu (Eig, Fam)
“良”字共有1个读音: [liáng]
汉字 | 良 |
---|---|
读音 | [liáng] |
注音 | ㄌㄧㄤˊ |
部首 | [艮] 艮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1 |
异体字 | ???? ???? ???? ???? ???? ???? 良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26F |
其它编码 | 五笔:yvei|yvi 仓颉:iav 郑码:sxo 四角:30732 |
笔顺编码 | 4511534 |
笔顺笔画 | 丶フ一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 横 横 竖提 撇 捺 |
1.好:优良。良好。善良。良药。消化不良。
2.善良的人:除暴安良。
3.很:良久。用心良苦。获益良多。
4.姓。
良
liáng ㄌㄧㄤˊ
好:良好。善良。良辰美景。消化不良。良莠不齐。 善良的人:除暴安良。 很:良久。获益良多。用心良苦。 姓。英语 good, virtuous, respectable
德语 gut, artig ,Liang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