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埋没;消失。
⒈ 埋没;消失。
引《晋书·忠义传·嵇含》:“悼大道之湮晦,遂含悲而吐曲。”
宋 陆游 《除删定官谢丞相启》:“声名湮晦,衣食空无。”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周益公词科旧稿跋》:“惜乎后嗣无闻,遗墓湮晦,已作燔尸之所。”
清 曾国藩 《<孟子要略>序跋》:“然如 许叔重 《五经异义》、 余隐之 《尊孟辨》之类,皆湮晦数百年矣。”
“湮”字共有2个读音: [yān] [yīn]
汉字 | 湮 |
---|---|
读音 | [yān][yīn] |
注音 | ㄧㄢ|ㄧㄣ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洇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E6E |
其它编码 | 五笔:isfg 仓颉:emwg 郑码:vfb 四角:31114 |
笔顺编码 | 441125221121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一丨フ丨丨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 竖 横折 竖 竖 横 横 竖 横 |
[yān]
1.埋没:湮灭。
2.淤塞:河道久湮。
[yīn]同“洇”。
基本字义
湮
yān ㄧㄢˉ
埋没:湮灭。湮没(mò)。淤塞,堵塞:“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其它字义
湮
yīn ㄧㄣˉ
◎ 同“洇”。
英语 bury, sink, block up; stain
德语 nicht zu erkennen, verdunkelte ,tauchte unter ,nicht zu erkennen, verdunkelte ,tauchte unter
“晦”字共有1个读音: [huì]
汉字 | 晦 |
---|---|
读音 | [huì] |
注音 | ㄏㄨㄟˋ |
部首 | [日] 日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7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666 |
其它编码 | 五笔:jtxu|jtxy 仓颉:aowy 郑码:kmzy 四角:68057 |
笔顺编码 | 2511315541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ノ一フフ丶一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横 竖折/竖弯 横折钩 点 横 点 |
1.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晦朔。
2.昏暗;不明显:晦涩。晦暝。隐晦。
3.夜晚:风雨如晦。
4.隐藏:晦迹。韬晦。
基本字义
晦
huì ㄏㄨㄟˋ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晦朔。夜晚:晦明。风雨如晦。昏暗不明:晦暝。晦暗。晦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晦(意义不明显)。不顺利,倒霉:晦气。英语 dark, unclear, obscure; night
德语 dunkel, Dunkelhei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