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英an ancient race in the North of our country;
⒈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也写作“玁狁”。 《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 夏后氏 之苗裔也,曰 淳维。
引唐 虞 以上有 山戎、獫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⒈ 匈奴于周朝时的名称。参见「匈奴」条。
“猃”字共有1个读音: [xiǎn]
汉字 | 猃 |
---|---|
读音 | [xiǎn] |
注音 | ㄒㄧㄢˇ |
部首 | [犭] 反犬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獫 玁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獫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303 |
其它编码 | 五笔:qtwi|qtwg 仓颉:khomm 郑码:qmbv 四角:48219 |
笔顺编码 | 3533414431 |
笔顺笔画 | ノフノノ丶一丶丶ノ一 |
笔顺名称 | 撇 弯钩 撇 撇 捺 横 点 点 撇 横 |
长(cháng)嘴的狗。
基本字义
猃
(獫)
xiǎn ㄒㄧㄢˇ
〔猃狁〕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春秋时称“戎”、“狄”,战国后称“匈奴”。古书上指长嘴狗,猎犬的一种。英语 dog
“狁”字共有1个读音: [yǔn]
汉字 | 狁 |
---|---|
读音 | [yǔn] |
注音 | ㄩㄣˇ |
部首 | [犭] 反犬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2C1 |
其它编码 | 五笔:qtcq 仓颉:khihu 郑码:qmzr 四角:43212 |
笔顺编码 | 3535435 |
笔顺笔画 | ノフノフ丶ノフ |
笔顺名称 | 撇 弯钩 撇 撇折 点 撇 竖弯钩 |
见〖猃狁〗。
基本字义
狁
yǔn ㄩㄣˇ
◎ 〔猃狁〕同“猃”。
英语 a tribe of Scythian nom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