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崤崡”。
⒉ 崤山和函谷。自古为险要的关隘。函谷东起崤山,故以并称。
⒈ 亦作“崤崡”。 崤山 和 函谷。自古为险要的关隘。 函谷 东起 崤山,故以并称。
引汉 张衡 《西京赋》:“左有 崤 函 重险, 桃林 之塞。”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一》:“殽,山名; 函,谷名。或作 崤 崡。”
京剧《平王纳媳斩伍奢》:“望云峦和雾岭羊肠曲险,想这里必定是古戍 崤 函。”
⒈ 崤山和函谷关的合称。在军事地位上,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险要之地。
引《文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崤”字共有1个读音: [xiáo]
汉字 | 崤 |
---|---|
读音 | [xiáo] |
注音 | ㄒㄧㄠˊ |
部首 | [山] 山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㠙 殽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D24 |
其它编码 | 五笔:mqde|mrde 仓颉:ukkb 郑码:llgq 四角:24727 |
笔顺编码 | 25234132511 |
笔顺名称 | 竖 竖折/竖弯 竖 撇 点 横 撇 竖 横折钩 横 横 |
崤山,也叫崤陵。山名。在河南西部。
基本字义
崤
xiáo ㄒㄧㄠˊ
◎ 〔崤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英语 mountain in He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