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薤露》。
⒈ 即《薤露》。参见“薤露”。
引唐 孟郊 《吊卢殷》诗之三:“《薤歌》一以去,蒿闭不復开。”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玉匣珠襦启便房,《薤歌》无异葬 同昌。”
“薤”字共有1个读音: [xiè]
汉字 | 薤 |
---|---|
读音 | [xiè] |
注音 | ㄒㄧㄝˋ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16 部外:13 |
异体字 | ???? ???? ???? 韰 䪥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5A4 |
其它编码 | 五笔:agqg 仓颉:tmnm 郑码:eaka 四角:44211 |
笔顺编码 | 122135421112111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一ノフ丶丨一一一丨一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 撇 横撇/横钩 点 竖 横 横 横 竖 横 横 横 横 |
1.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鳞茎,叶子细长,花紫色。鳞茎可做蔬菜。
2.这种植物的鳞茎。也叫藠头(jiào·tou)。
基本字义
薤
xiè ㄒㄧㄝˋ
〔薤露〕古代挽歌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鳞茎,鳞茎和嫩叶可食。英语 allium bakeri; shallots, scallion
德语 Schalott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