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由此,从此。承接上文,加以推论。繇,通“由”。
⒉ 因此。繇,通“由”。
⒈ 由此,从此。承接上文,加以推论。繇,通“由”。
引《汉书·冯唐传》:“繇此言之,陛下虽得 李牧,不能用也。”
明 张居正 《圣孝纪》:“繇此观之,圣孝根心,非天所授,詎能然乎?”
清 李楷 《<嵞山集>序》:“繇此推之,必律天下之人皆归於己一轨。”
⒉ 因此。繇,通“由”。
引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公卿家子有宾客亲党之助,略识文书章句,輙出与寒士较重轻,繇此,名称多归之,而主陞絀者,因得与大位。”
“繇”字共有3个读音: [yáo] [yóu] [zhòu]
汉字 | 繇 |
---|---|
读音 | [yáo][yóu][zhòu] |
注音 | ㄧㄠˊ|ㄧㄡˊ|ㄓㄡˋ |
部首 | [糸] 绞丝底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11 |
异体字 | ???? 䌛 䌊 蘨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47 |
其它编码 | 五笔:ermi|etfi 仓颉:buhvf 郑码:pvmz 四角:22793 |
笔顺编码 | 34433112523554234 |
笔顺笔画 | ノ丶丶ノノ一一丨フ丨ノフフ丶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点 点 撇 撇 横 横 竖 竖折/竖弯 竖 撇 撇折 撇折 点 竖钩 撇 点 |
[yáo]
1.同“徭”。
2.同“谣”。
[yóu]古同“由”。
[zhòu]古代占卜的文辞。
繇
yáo ㄧㄠˊ
随从。《説文•系部》“䌛,隨從也” 草木茂盛貌。也作“蘨”。《書•禹貢》:“厥草惟繇,厥木惟條。” 同“徭”。徭役。《商君書•徕民》:“民無一日之繇,官無數錢之費。” 同“摇”。摇动。《史記•蘇秦列傳》:“我起乎宜陽而觸平陽,二日而莫不盡繇。” 同“謡”。歌谣。《漢書.李尋傳》:“揆山川變動,參人民繇俗。” 同“遥”。远。《荀子•禮論》:“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其期足之日也。” 人名用字。“咎繇”即“皐陶”。尧、舜的臣子。《正字通•糸部》:“繇,皐陶,《漢百官表》咎繇,與陶同。” 介词。相当于“於”。《爾雅•釋詁上》:“繇,於也。” 姓。《後漢書•郅惲傳》:“西部督郵繇延,天資忠良。”繇
yóu ㄧㄡˊ
同“由”。介词。自;从。《爾雅•釋水》:“以衣涉水為厲,繇膝以下為揭。” 同“由”。介词。原由。《漢書•元帝紀》:“懼於天地之戒,不知所繇。” 同“由”。经过;经历。《漢書•胡建傳》引黄帝《李法》:“壁壘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謂姦人。” 同“由”。办法。明夏完淳《南都大略》:“自以江南天塹,飛渡無繇。” 同“由”。用。《吕氏春秋•貴當》:“名號大顯,不可彊求,必繇其道。” 同“由”。随;听从。《文選•韋孟〈諷諫〉》:“賞罰之行,非繇王室。” 同“猷”。道理,道术。《爾雅•釋詁下》:“繇,道也。” 同“猷”。尚且;仍然。《廣韻•尤韻》:“繇,猶也。” 同“????”。疾行。《廣韻•宵韻》:“????,疾行。又音由。或作繇。” 闲适貌。《漢書•叙傳上》:“近者陸子優繇,《新語》以興。” 忧愁。《爾雅•釋詁下》:“繇,憂也。” 水名。《漢書•地理志上》:“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繇
zhòu ㄓㄡˋ
同“籀”。卦兆辞。《廣韻•宥韻》:“繇,卦兆辭也。”英语 reason, cause
德语 Zwangsarbeit (S),bewirken, hervorrufen
“此”字共有1个读音: [cǐ]
汉字 | 此 |
---|---|
读音 | [cǐ] |
注音 | ㄘˇ |
部首 | [止] 止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2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B64 |
其它编码 | 五笔:hxn 仓颉:ymp 郑码:iirr 四角:22110 |
笔顺编码 | 212135 |
笔顺笔画 | 丨一丨一ノフ |
笔顺名称 | 竖 横 竖 提 撇 竖弯钩 |
1.这;这个(跟“彼”相对):此人。此时。由此及彼。此呼彼应。
2.表示此时或此地:就此告别。谈话就此结束。从此病有起色。由此往西。
3.这样:长此以往。当时听劝,何至于此。
基本字义
此
cǐ ㄘˇ
这,这个,与“彼”相对:此间。此后。此生。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从此。因此。这里,这儿:到此为止。英语 this, these; in this case, then
德语 dies, dieser (P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