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柔美、盛美貌。
⒈ 柔美、盛美貌。
引《诗·桧风·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诗·桧风·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华。”
毛 传:“猗儺,柔顺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猗儺其华’……猗儺乃美盛之貌。”
清 黄遵宪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古言猗儺花无知,听人位置无差池。”
⒈ 柔顺的样子。
引《诗经·桧风·隰有苌楚》:「隰有苌楚,猗傩其枝。」
“猗”字共有2个读音: [yī] [yǐ]
汉字 | 猗 |
---|---|
读音 | [yī][yǐ] |
注音 | ㄧ|ㄧˇ |
部首 | [犭] 反犬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䝝 犄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317 |
其它编码 | 五笔:qtdk 仓颉:khkmr 郑码:qmaj 四角:44221 |
笔顺编码 | 35313412512 |
笔顺笔画 | ノフノ一ノ丶一丨フ一丨 |
笔顺名称 | 撇 弯钩 撇 横 撇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
[yī]
1.美好盛大的样子。晉•陸雲•《高岡詩四首之一》:“瞻彼高岡,有猗其桐。”
2.助词。犹“兮”。相当于“啊”,用于句末,表示语气。《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
3.叹词。常用于句首,表示赞叹。相当於“啊”。《詩經•齊風•猗嗟》:“猗嗟昌兮,頎而長兮。”唐•王維《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於韋氏逍遙谷讌集序》:“猗哉至理之代也!吾徒可以酒合讌樂,考擊鍾鼓。”
4.姓。如春秋時魯有猗頓。
[yǐ]1.加,超越。《詩經•小雅•巷伯》:“楊園之道,猗于畝丘。”
2.依靠。同“倚”。《詩經•小雅•車攻》:“四黃既駕,兩驂不猗。”孔穎達•正義:“兩驂之馬不相依猗。”
3.牵引,束而採之。同“掎”。《詩經•豳風•七月》:“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基本字义
猗
yī ㄧ
美好盛大的样子。晉•陸雲•《高岡詩四首之一》:“瞻彼高岡,有猗其桐。” 助词。犹“兮”。相当于“啊”,用于句末,表示语气。《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 叹词。常用于句首,表示赞叹。 相当於“啊”。《詩經•齊風•猗嗟》:“猗嗟昌兮,頎而長兮。”唐•王維《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於韋氏逍遙谷讌集序》:“猗哉至理之代也!吾徒可以酒合讌樂,考擊鍾鼓。” 姓。如春秋時魯有猗頓。其它字义
猗
yǐ ㄧˇ
加,超越。《詩經•小雅•巷伯》:“楊園之道,猗于畝丘。” 依靠。同“倚”。《詩經•小雅•車攻》:“四黃既駕,兩驂不猗。”孔穎達•正義:“兩驂之馬不相依猗。” 牵引,束而採之。通“ 掎 ”。《詩經•豳風•七月》:“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英语 exclamation of admiration
德语 Yi (Eig, Fam)
“傩”字共有1个读音: [nuó]
汉字 | 傩 |
---|---|
读音 | [nuó] |
注音 | ㄋㄨㄛˊ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10 |
异体字 | 儺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儺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0A9 |
其它编码 | 五笔:wcwy 仓颉:oeog 郑码:nxni 四角:20215 |
笔顺编码 | 325432411121 |
笔顺笔画 | ノ丨フ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撇/横钩 点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
古代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疫逐鬼的仪式,是原始巫舞之一。后演变为一种舞蹈形式。
傩
(儺)
nuó ㄋㄨㄛˊ
行走姿态柔美:“佩玉之傩”。 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傩舞。傩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演员戴木面具,多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动作表现请神驱邪、祈福及简单的战斗故事)。傩神(传说中驱除瘟疫的神灵)。英语 rich
德语 Dämonenvertreibung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