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书法指右下捺笔。一说左撇曰波,右捺曰磔。
⒉ 泛指书法的笔画。
⒊ 借指书写。
⒈ 书法指右下捺笔。一说左撇曰波,右捺曰磔。
引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出锋须长,择毫须细,管不在大,副切须齐。副齐则波磔有冯,管小则运动省力,毛细则点画无失,锋长则洪润自由。”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汉 末波磔纵肆极矣,久亦厌之。又稍参篆分之圆,变为真书。”
⒉ 泛指书法的笔画。
引清 黄景仁 《题可堂印谱》诗:“波磔必老苍,惨淡出平易。”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那字刻得细入毫芒,却又波磔分明。”
⒊ 借指书写。
引清 昭槤 《啸亭杂录·成王书法》:“﹝ 成亲王 ﹞善书法,幼时握笔,即波磔成文。”
⒈ 书法的撇、捺。也泛指书法的笔画。
“波”字共有1个读音: [bō]
汉字 | 波 |
---|---|
读音 | [bō] |
注音 | ㄅㄛ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 溊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CE2 |
其它编码 | 五笔:ihcy|iby 仓颉:edhe 郑码:vxi 四角:34147 |
笔顺编码 | 4415325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フノ丨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撇/横钩 撇 竖 横撇/横钩 捺 |
1.波浪:波纹。随波逐流。
2.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波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前进。最常见的有机械波和电磁波。通常也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3.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4.姓。
基本字义
波
bō ㄅㄛˉ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波浪。波涛。波澜。波光。波纹。波荡。推波助澜。波及(影响到,牵涉到)。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电波。光波。超声波。波长。波段。波速。波谱。英语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德语 Schwingung, Welle
“磔”字共有1个读音: [zhé]
汉字 | 磔 |
---|---|
读音 | [zhé] |
注音 | ㄓㄜˊ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10 |
异体字 | 矺 ???? ???? ???? ???? ???? ???? 厇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8D4 |
其它编码 | 五笔:dqas|dqgs 仓颉:mrnqd 郑码:grmf 四角:15694 |
笔顺编码 | 132513541521234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一ノフ丶一フ丨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撇 横撇/横钩 点 横 撇折 竖 横 竖 撇 捺 |
1.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
2.书法用语。指汉字笔画的捺。参见〔永字八法〕
基本字义
磔
zhé ㄓㄜˊ
古代分裂牲体以祭神。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磔刑。汉字笔形之一,即“捺(nà)”。英语 to dismember, tear apart; downward stroke slanting right
德语 Zerstückelung des Körpers (als Strafe in alten Zeiten) (S, Rechtsw),Zhe-Strich: nach rechts fallender Strich (in chinesischen Schriftzeich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