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语本《易·剥》:“剥床以肤,切近灾也。”谓灾祸已迫其身。
⒈ 谓灾祸已迫其身。
引语本《易·剥》:“剥牀以肤,切近灾也。”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
《明史·董基传》:“设奸人窜其中,一旦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及备,此公等剥肤患也。”
明 归有光 《备倭事略》:“不知四郊既空,便有剥肤之势。”
⒈ 损害肌肤。语本比喻灾害迫近人身。
引《易经·剥卦·六四·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明史·卷二三四·董洪春传》:「设奸人窜其中,一旦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及备,此公等剥肤患也。」
“剥”字共有2个读音: [bāo] [bō]
汉字 | 剥 |
---|---|
读音 | [bāo][bō] |
注音 | ㄅㄠ|ㄅㄛ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剝 礡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剝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65 |
其它编码 | 五笔:vijh 仓颉:neln 郑码:xbkk 四角:12900 |
笔顺编码 | 5112413422 |
笔顺笔画 | フ一一丨丶一ノ丶丨丨 |
笔顺名称 | 横折 横 横 竖钩 点 提 撇 点 竖 竖钩 |
[bāo]
去掉外面的皮或壳:剥花生。剥皮。
[bō]义同“剥”(bāo),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夺,生吞活剥。
剥
(剝)
bāo ㄅㄠˉ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剥皮。剥花生。剥
(剝)
bō ㄅㄛˉ
义同“剥”(bāo),用于复合词:剥夺。剥削(xuē)。剥落。剥蚀。生吞活剥。英语 peel
德语 abschälen, schälen; abbalgen, das Fell abziehen (V)
“肤”字共有1个读音: [fū]
汉字 | 肤 |
---|---|
读音 | [fū] |
注音 | ㄈㄨ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4 |
异体字 | 膚 臚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膚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0A4 |
其它编码 | 五笔:efwy|egy 仓颉:bqo 郑码:qbod 四角:75280 |
笔顺编码 | 3511113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一一一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钩 横 横 横 横 撇 捺 |
1.皮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
2.表面的;浮浅:肤浅。肤泛。
肤
(膚)
fū ㄈㄨˉ
肉体表面的皮: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 表面的,浅薄的:肤浅。肤泛。 大:“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英语 skin; superficial, sha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