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押衙的意思

押衙


拼音yā yá
注音一ㄚ 一ㄚˊ

词语解释

押衙[ yā yá ]

⒈  见“押牙”。

⒉  指古押衙。唐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肯舍生救人,成人之美。见唐薛调《无双传》。后来多用作“侠义之士”的代称。

⒊  宋元时对吏目的尊称。

引证解释

⒈  见“押牙”。

⒉  指 古押衙。唐 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肯舍生救人,成人之美。见 唐 薛调 《无双传》。后来多用作“侠义之士”的代称。

清 李渔 《蜃中楼·义举》:“小弟虽无 崑崙 之术,颇有 押衙 之心。”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我见他两人如此,一心要做 押衙 故事,成就他每这段姻缘。”

⒊  宋 元 时对吏目的尊称。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告押衙休疑惑,辨别个是和非。”

国语辞典

押衙[ yā yá ]

⒈  职官名。唐宋时管理仪仗侍卫的小武官。

“押”字共有1个读音: [yā]  

押

汉字
读音[yā]
注音ㄧㄚ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5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2BC
其它编码五笔:rlh 仓颉:qwl 郑码:dkib 四角:56050
笔顺编码12125112
笔顺笔画一丨一丨フ一一丨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押”字的意思

1.把财物交给对方作为保证:抵押。押租。押金。押了五百元钱。

2.暂时把人关起来,不准自由行动:拘押。看押。关押。犯罪嫌疑人被押起来了。

3.跟随着照料或看管:押车。押运。押送。

4.姓。

5.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符号,作为凭信:押尾。

6.作为凭信而在公文、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所画的符号:花押。画押。

“押”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ā ㄧㄚˉ

在文书、契约上签名或画记号:画押。签押。把财物交给人作保证:押租。押金。押当(dàng)。典押。拘留:看(kān )押。拘押。押禁。跟随看管:押送。押运。同“压”,用于“押宝”、“押队”、“押韵”。姓。

英语 mortgage, pledge; deposit; to pawn; to arrest, detain, guard

德语 festnehmen, bewachen, unter Arrest stellen ,bewachen, eskortieren (V)​,verpfänden (V)

“衙”字共有1个读音: [yá]  

衙

汉字
读音[yá]
注音ㄧㄚˊ
部首[行]  行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7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中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859
其它编码五笔:tgkh|tgks 仓颉:homrn 郑码:oixj 四角:21221
笔顺编码3321251251112
笔顺笔画ノノ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
笔顺名称 撇 撇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钩

“衙”字的意思

1.衙门:衙役。

2.姓。

“衙”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á ㄧㄚˊ

旧时官署之称:公衙。衙门。衙参(cān)(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衙役。唐代皇帝前殿:“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衙”。排列成行的事物:槐衙。柳衙。

英语 public office; official residence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