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可用来做砚台的石头,也指砚台。
英ink stone;
⒈ 可作砚台的石头。
引唐 韩愈 《高君仙砚铭》:“儒生 高常,与予下 天坛,中路获砚石,似马蹄状,外稜孤耸,内发墨色,幽奇天然。”
⒉ 指砚台。
引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一个旅行者走进了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书斋,看见有许多很贵的砚石,便说 中国 是‘文雅的国度’。”
“砚”字共有1个读音: [yàn]
汉字 | 砚 |
---|---|
读音 | [yàn] |
注音 | ㄧㄢˋ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4 |
异体字 | 硯 䂩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硯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81A |
其它编码 | 五笔:dmqn 仓颉:mrbhu 郑码:glr 四角:17612 |
笔顺编码 | 132512535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一丨フノフ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撇 竖弯钩 |
1.砚台:笔砚。端砚。
2.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因同学常共笔砚,同学也称“同砚”):砚兄。砚友。
基本字义
砚
(硯)
yàn ㄧㄢˋ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砚台。笔砚。旧指同学关系(因同学共笔砚):同砚。砚友。英语 inkstone
德语 Tuschstein (auf dem die Tusche angerieben wird) (S),Yan (Eig, Fam)
“石”字共有2个读音: [shí] [dàn]
汉字 | 石 |
---|---|
读音 | [shí][dàn] |
注音 | ㄕˊ|ㄉㄢˋ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䂖 䄷 鉐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7F3 |
其它编码 | 五笔:dgtg 仓颉:mr 郑码:ga 四角:10602 |
笔顺编码 | 13251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 横 |
[shí]
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
2.指石刻:金石。
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
4.姓。
[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基本字义
石
shí ㄕˊ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指石刻:金石。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姓。其它字义
石
dàn ㄉㄢˋ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英语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德语 Gestein (S),Shi (Eig, Fam),Radikal Nr. 112 = Stein, steinern, Steinschnitzer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