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雅正之乐。
⒈ 雅正之乐。
引《荀子·正制》:“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
《汉书·礼乐志》:“五音六律,依韦饗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唐 皎然 《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淫声已闋雅声来,游鱼噞喁鹤裴回。”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流彘而雅声变,哀 郢 而骚体兴。”
“雅”字共有1个读音: [yǎ]
汉字 | 雅 |
---|---|
读音 | [yǎ] |
注音 | ㄧㄚˇ |
部首 | [隹] 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4 |
异体字 | 伢 疋 鴉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C5 |
其它编码 | 五笔:ahty 仓颉:mhog 郑码:hini 四角:70215 |
笔顺编码 | 152332411121 |
笔顺笔画 | 一フ丨ノ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 撇折 竖钩 撇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
[yǎ]
1.合乎规范的:雅正。
2.高尚;不粗俗:文雅。雅致。雅座。
3.西周朝廷上的乐歌,《诗经》中诗篇的一类。
4.敬辞,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雅意。雅教。
5.姓。
6.交情:无一日之雅。
7.平素:雅善鼓琴。
8.很;极:雅以为美。
[yā]同“鸦”。
基本字义
雅
yǎ ㄧㄚˇ
正规的,标准的:雅言。雅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雅。高雅。典雅。雅观。雅教(jiào )。雅兴(xìng )。雅座。雅俗。平素,素来:雅爱。雅善鼓琴。极,甚:雅以为美。雅不欲为。交往:无一日之雅。酒器名:雅量(liàng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雅颂。雅声(泛指诗歌)。古同“鸦”,乌鸦。英语 elegant, graceful, refined
德语 elegant (Adj),Ya (Eig, Fam)
“声”字共有1个读音: [shēng]
汉字 | 声 |
---|---|
读音 | [shēng] |
注音 | ㄕㄥ |
部首 | [士] 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磬 聲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聲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F0 |
其它编码 | 五笔:fnr 仓颉:gah 郑码:bxm 四角:40207 |
笔顺编码 | 1215213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フ丨一ノ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横折 竖 横 撇 |
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
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
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
4.名誉:声望。名声。
5.声母:声韵。双声。
6.声调:第一声。去声。
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基本字义
声
(聲)
shēng ㄕㄥˉ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名誉:名声。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英语 sound, voice, noise; tone; music
德语 Ton, Stimme (Mus),La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