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政府对产销食盐所征的税。旧时称盐课。
⒈ 政府对产销食盐所征的税。旧时称盐课。
引《后汉书·百官志五》:“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
《宋史·食货志四》:“盐税旧额五分者,增为七分。”
《清史稿·食货志四》:“逮乎未造,加价之法兴,於是盐税所入与田赋国税相埒。”
⒈ 以盐为对象所课征的租税,称为「盐税」。现已停止课征。
“盐”字共有1个读音: [yán]
汉字 | 盐 |
---|---|
读音 | [yán] |
注音 | ㄧㄢˊ |
部首 | [皿] 皿字底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5 |
异体字 | 鹽 塩 䀋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鹽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6D0 |
其它编码 | 五笔:fhlf 仓颉:gybt 郑码:bilk 四角:43102 |
笔顺编码 | 121242522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丨丶丨フ丨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提 竖 点 竖 横折 竖 竖 横 |
1.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其他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通常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硝酸钠(NaNO3)、硫酸铵[(NH4)2SO4]等。
2.食盐的通称。
基本字义
盐
(鹽)
yán ㄧㄢˊ
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是氯化钠,用来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种类):盐巴。盐卤。盐分(fèn )。盐田。〔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原料,多用于工业和医药。化学上称酸类与碱类中和而成的化合物:酸式盐。碱式盐。英语 salt
德语 Salz (S)
“税”字共有1个读音: [shuì]
汉字 | 税 |
---|---|
读音 | [shuì] |
注音 | ㄕㄨㄟˋ |
部首 | [禾] 禾木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7 |
异体字 | 稅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稅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A0E |
其它编码 | 五笔:tukq 仓颉:hdcru 郑码:mfjr 四角:28912 |
笔顺编码 | 312344325135 |
笔顺笔画 | ノ一丨ノ丶丶ノ丨フ一ノフ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竖 撇 点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撇 竖弯钩 |
1.国家向征税对象按税率征收的货币或实物:关税。营业税。纳税。
2.(Shuì)姓。
基本字义
税
shuì ㄕㄨㄟˋ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姓。英语 taxes
德语 Steuer (S, Rechtsw),Shui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