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牙蘖的意思

niè

牙蘖


拼音yá niè
注音一ㄚˊ ㄋ一ㄝˋ

繁体牙櫱

词语解释

牙蘖[ yá niè ]

⒈  草木新生的枝芽。引申为始端;端绪。

⒉  萌生;产生。

引证解释

⒈  草木新生的枝芽。引申为始端;端绪。

《淮南子·俶真训》:“所谓有所始者,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未有形埒垠堮。”
宋 苏轼 《巫山》诗:“当时伐残木,牙蘖已如臂。”
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刘鲁风》:“当时诸侯争取誉于文士,此盖外重内轻之牙蘖。”
宋 苏舜钦 《上三司副使段公书》:“故每属文,不敢雕琢以害正,然而法章民事,一未知其牙蘖。”

⒉  萌生;产生。

《淮南子·天文训》“困敦之岁” 汉 高诱 注:“言阳气皆混沌,万物牙蘖也。”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然远西诸国,取彼不取此者,其议院始牙蘖。”

国语辞典

牙蘖[ yá niè ]

⒈  新芽。引申指事物的端始。

《淮南子·俶真》:「所谓有始者,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未有形埒垠堮。」
宋·苏轼〈巫山〉诗:「当时伐残木,牙蘖已如臂。」

“牙”字共有1个读音: [yá]  

牙

汉字
读音[yá]
注音ㄧㄚˊ
部首[牙]  牙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伢 齖 ???? ???? ???? ???? 芽 衙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259
其它编码五笔:ahte 仓颉:mvdh 郑码:hi 四角:71240
笔顺编码1523
笔顺笔画一フ丨ノ
笔顺名称 横 撇折 竖钩 撇

“牙”字的意思

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

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

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

4.姓。

5.牙子2:牙行。

“牙”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á ㄧㄚˊ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牙垢。牙龈。牙碜。牙祭。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牙子。 特指象牙:牙雕。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 姓。

英语 tooth, molars, teeth; serrated

德语 Zahn (S)​,Zahnarzt (S)​,Zahnfleisch (S)​,Ya (Eig, Fam)​,Radikal Nr. 92 = Eckzahn, Zahn, Zähne

“蘖”字共有1个读音: [niè]  

蘖

汉字
读音[niè]
注音ㄋㄧㄝˋ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20 部外:17
异体字 㮆 枿 櫱 ???? ???? ???? ???? ???? 檗 糱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616
其它编码五笔:awns|atns 仓颉:tjd 郑码:emsf 四角:44904
笔顺编码12232515141431121234
笔顺笔画一丨丨ノ丨フ一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撇 竖 横折 横 横折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横 竖 撇 捺

“蘖”字的意思

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泛指植物由茎的基部长出的分枝:萌蘖。

“蘖”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iè ㄋㄧㄝˋ

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蘖枝。分蘖。

英语 stump, sprout

德语 Spross, Keim (S, Bio)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