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
⒈ 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
引《仪礼·士虞礼》:“主妇洗足爵于房中,酌亚献尸。”
《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凡郊祀之事,掌亚献。”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迟衡山 先请主祭的博士 虞老先生,亚献的徵君 庄老先生 ;请到三献的,众人推让。”
⒈ 古代祭祀时必须献酒三次,第二次献爵即称为「亚献」。
引《续汉书志·卷二四·百官志一》:「凡郊祀之事,掌亚献。」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这一回大祭,主祭的虞博士,亚献的庄征君,终献的马二先生,共三位。」
“献”字共有1个读音: [xiàn]
汉字 | 献 |
---|---|
读音 | [xiàn] |
注音 | ㄒㄧㄢˋ |
部首 | [犬] 犬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9 |
异体字 | 獻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32E |
其它编码 | 五笔:fmud 仓颉:jbik 郑码:edgs 四角:43284 |
笔顺编码 | 122543112134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フ丶ノ一一丨一ノ丶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横 竖 横 撇 捺 点 |
1.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献花。献旗。贡献。把青春献给祖国。
2.表现给人看:献技。献殷勤。
3.姓。
献
(獻)
xiàn ㄒㄧㄢˋ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献。贡献。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 表现出来:献技。献艺。献媚。献丑。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献。英语 offer, present; show, display
德语 offerier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