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险要的城邑。
⒈ 险要的城邑。
引《左传·隐公元年》:“制,巖邑也, 虢叔 死焉。”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国有巖邑,朝多君子。”
唐 刘孝孙 《早发成皋望河》诗:“清晨发巖邑,车马走轘辕。”
清 方文 《送刘孔安北上》诗:“出宰两巖邑,弘誉东西驰。”
⒈ 险要的城邑。
引《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后周·庾信·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国有岩邑,朝多君子。」
“邑”字共有1个读音: [yì]
汉字 | 邑 |
---|---|
读音 | [yì] |
注音 | ㄧˋ |
部首 | [邑] 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0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91 |
其它编码 | 五笔:kcb 仓颉:rau 郑码:jyia 四角:60717 |
笔顺编码 | 2515215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フ丨一フ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折 竖 横 竖弯钩 |
1.泛指城市:通都大邑。
2.县。
基本字义
邑
yì ㄧˋ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古同“悒”,愁闷不安。英语 area, district, city, 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