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鴈山”。
⒉ 即雁门山。
⒊ 即雁荡山。
⒈ 亦作“鴈山”。
⒉ 即 雁门山。参见“雁门”。
引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辽水 无极, 雁山 参云。”
一本作“鴈山”。 唐 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诗:“雁山 横 代 北, 狐塞 接 云中。”
唐 杨凭 《边塞行》:“细丛 榆塞 迥,高点 雁山 晴。”
⒊ 即 雁荡山。参见“雁荡山”。
引宋 陆游 《菖蒲》诗:“雁山 菖蒲 崑山 石, 陈叟 持来慰幽寂。”
钱仲联 校注引《嘉泰会稽志》:“今 会稽 有一种,叶有脊如剑,谓之 雁荡 菖蒲。”
“山”字共有1个读音: [shān]
汉字 | 山 |
---|---|
读音 | [shān] |
注音 | ㄕㄢ |
部首 | [山] 山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C71 |
其它编码 | 五笔:mmmm 仓颉:u 郑码:ll 四角:22770 |
笔顺编码 | 252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 |
笔顺名称 | 竖 竖折/竖弯 竖 |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
2.像山的东西:冰山。
3.蚕蔟:蚕上山了。
4.山墙:房山。
基本字义
山
shān ㄕㄢˉ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姓。英语 mountain, hill, peak
德语 Berg ,Radikal Nr. 46 = Berg, Gebirg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