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壅水的土坝。用于提高上游水位,以便水运或灌溉。
⒈ 壅水的土坝。用于提高上游水位,以便水运或灌溉。
引《旧唐书·宪宗纪上》:“乙丑,罢 江 淮 私堰埭二十二,从转运使奏也。”
《宋史·河渠志四》:“帝以地有隆阜,而水势极浅,虽置堰埭,又歷 吕梁 滩磧之险,非可漕运,罢之。”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杭嘉水路古今不同》:“明 李日华 《紫桃轩又缀》云:‘ 唐 宋 时, 嘉 湖 地皆悬流,重重设堰埭,用牛挽船。’”
“堰”字共有1个读音: [yàn]
汉字 | 堰 |
---|---|
读音 | [yàn] |
注音 | ㄧㄢˋ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墕 隁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30 |
其它编码 | 五笔:fajv 仓颉:gsav 郑码:bhkz 四角:41114 |
笔顺编码 | 121125115315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一丨フ一一フノ一フ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提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撇点 撇 横 竖折/竖弯 |
较低的挡水构筑物,作用是提高上游水位,便利灌溉和航运。
基本字义
堰
yàn ㄧㄢˋ
◎ 挡水的堤坝:堤堰。堰塘。都江堰(在中国四川省,是闻名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英语 dam; embankment, dike, bank
德语 Schleuse (S),Staumauer, Wehr (S),Talsperre (S)
“埭”字共有1个读音: [dài]
汉字 | 埭 |
---|---|
读音 | [dài] |
注音 | ㄉㄞˋ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7ED |
其它编码 | 五笔:fviy 仓颉:gle 郑码:bxkv 四角:45199 |
笔顺编码 | 121511241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フ一一丨丶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提 横折 横 横 竖钩 点 提 撇 捺 |
坝(多用于地名):石埭(在安徽)。钟埭(在浙江)。
基本字义
埭
dài ㄉㄞˋ
◎ 土坝:石埭(在中国安徽省)。钟埭(在中国浙江省)。
英语 a dam, a jock; inclined plane on a canal, where boats can be hauled up or down
德语 Damm, De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