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语本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文宗皇帝……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耶?'”后称皇帝阅览文书为乙览。
⒈ 后称皇帝阅览文书为乙览。
引语本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文宗皇帝 ……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耶?’”
宋 洪皓 《松漠纪闻续》:“今先定至官号,品次,职守,上进御府,以尘乙览,恭俟圣断。”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序》:“贵人买以入,遂尘乙览。书生遭遇,可谓至荣。”
清 赵翼 《观文恭公》诗:“进御例奏名,得邀乙览烛。”
⒈ 乙,指乙夜,二更时候,约为晚上十点。乙览谓于乙夜观看文书。语本唐·苏鹗后以乙览指皇帝阅读文书。宋·刘克庄〈书事〉诗二首之一:「学徒谁是单传者,史藳曾经乙览无?」
引《杜阳杂编·卷中》:「文宗皇帝尚贤乐善,罕有伦比。…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耶!』」
“乙”字共有1个读音: [yǐ]
汉字 | 乙 |
---|---|
读音 | [yǐ] |
注音 | ㄧˇ |
部首 | [乙] 折 |
笔画 | 总笔画:1 部外:0 |
异体字 | 鳦 乚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59 |
其它编码 | 五笔:nnll 仓颉:nu 郑码:yda 四角:17710 |
笔顺编码 | 5 |
笔顺笔画 | フ |
笔顺名称 | 横折弯钩/横斜钩 |
1.天干的第二位。见〖干支〗。
2.(Yǐ)姓。
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7”。见〖工尺〗。
4.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写字时常常用到,例如读书读到一个地方暂时停止,在上面画个“ㄥ”形的记号,或是写字有颠倒、遗漏,用曲折的线勾过来或把补写的字勾进去,都叫做“乙”。古书没有标点,到一段终了而下无空格时,有时也画个“ㄥ”形记号,表示第二行起是另一段。
基本字义
乙
yǐ ㄧˇ
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顺序第二的代称。 指代一方:甲方乙方。乙型脑炎。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姓。英语 second; 2nd heavenly stem
德语 zweiter in einer Folge, "B" in "A, "B, ..,der zweite der zehn "Himmelsstämme" des chinesischen Kalenders (S),Ethyl, Ethyl-Gruppe (S, Chem),Yi (Eig, Fam),Radikal Nr. 5 = Sichel (Varianten: 乚, 乛)
“览”字共有1个读音: [lǎn]
汉字 | 览 |
---|---|
读音 | [lǎn] |
注音 | ㄌㄢˇ |
部首 | [见] 见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5 |
异体字 | 覽 覧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覽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9C8 |
其它编码 | 五笔:jtyq 仓颉:libhu 郑码:kdml 四角:28212 |
笔顺编码 | 223142535 |
笔顺笔画 | 丨丨ノ一丶丨フノフ |
笔顺名称 | 竖 竖 撇 横 点 竖 横折 撇 竖弯钩 |
看:游览。展览。浏览。阅览。一览无余。
基本字义
览
(覽)
lǎn ㄌㄢˇ
◎ 看,阅:阅览。游览。展览。览胜(观赏美景)。一览无余(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了,形容事物或诗文平淡无奇)。
英语 look at, inspect; perceive
德语 anschauen, besichtig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