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补过误,察得失。
⒈ 补过误,察得失。
引《左传·襄公十四年》:“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
杜预 注:“补其愆过,察其得失。”
《史记·周本纪》:“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张守节 正义:“言亲戚补王过失,及察是非也。”
《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统 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
⒈ 补救过失,明察是非。
引《国语·周语上》:「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
“补”字共有1个读音: [bǔ]
汉字 | 补 |
---|---|
读音 | [bǔ] |
注音 | ㄅㄨˇ |
部首 | [衤] 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2 |
异体字 | 補 䋠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補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865 |
其它编码 | 五笔:puhy 仓颉:ly 郑码:wtid 四角:33200 |
笔顺编码 | 4523424 |
笔顺笔画 | 丶フ丨ノ丶丨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撇/横钩 竖 撇 点 竖 点 |
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补。补牙。补袜子。修桥补路。
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补。增补。补选。候补。缺什么补什么。
3.补养:滋补。补品。身体虚,需要好好补一补。
4.利益;用处:补益。不无小补。空言无补。
5.姓。
基本字义
补
(補)
bǔ ㄅㄨˇ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英语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德语 ausbessern, ergänzen, flick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