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异俗的意思

异俗


拼音yì sú
注音一ˋ ㄙㄨˊ

繁体異俗

词语解释

异俗[ yì sú ]

⒈  风俗不同。

⒉  诡异的习俗。

⒊  指异域,或荒僻地区。

⒋  指荒僻地区的人。

引证解释

⒈  风俗不同。

《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
《荀子·正名》:“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问》诗之一:“异俗可吁怪,斯人难并居。”

⒉  诡异的习俗。

《史记·秦始皇本纪》:“匡飭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
《汉书·礼乐志》:“易乱除邪,革正异俗。”

⒊  指异域,或荒僻地区。

晋 慧远 《沙门袒服论》:“中国之所无,或得之於异俗。”
《陈书·吴明彻传》:“风威慴於异俗,功効著於同文。”
明 何景明 《与宁兵备书》:“﹝ 李陵 ﹞卒之老於异俗,而节不立。”

⒋  指荒僻地区的人。

唐 杜甫 《东屯北崦》诗:“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

国语辞典

异俗[ yì sú ]

⒈  不同的风俗。

《荀子·正名》:「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
唐·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诗二首之一:「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

⒉  不好的习俗。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⒊  外族。

《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昨自远方侵境,异俗起兵。」

“异”字共有1个读音: [yì]  

异

汉字
读音[yì]
注音ㄧˋ
部首[廾]  弄字底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 異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F02
其它编码五笔:naj 仓颉:rut 郑码:yybe 四角:77441
笔顺编码515132
笔顺笔画フ一フ一ノ丨
笔顺名称 横折 横 竖弯钩 横 撇 竖

“异”字的意思

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

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

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

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

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

6.姓。

“异”字的基本解释

(異)

yì ㄧˋ

不同的: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 分开:离异。异居。 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 特别的: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 奇怪:惊异。诧异。怪异。

英语 different, unusual, strange

德语 Verschiedenheit, Differenz (S)​,ungewöhnlich, außergewöhnlich, fremd, fremdartig (Adj)​,ungleich, verschieden, anders (Adj)​,iso, iso- (Eig, Chem)

“俗”字共有1个读音: [sú]  

俗

汉字
读音[sú]
注音ㄙㄨˊ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7
异体字 圱 ???? ???? ???? 圲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FD7
其它编码五笔:wwwk 仓颉:ocor 郑码:nooj 四角:28268
笔顺编码323434251
笔顺笔画ノ丨ノ丶ノ丶丨フ一
笔顺名称 撇 竖 撇 点 撇 捺 竖 横折 横

“俗”字的意思

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

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

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

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俗”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ú ㄙㄨˊ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英语 social customs; vulgar, unrefined

德语 gewöhnlich, abgeschmackt ,Sitte, Gebräuche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