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囚禁。
⒈ 囚禁。
引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身不免於幽縶,命不期於旦夕。”
晋 张华 《鹪鹩赋》:“块幽縶於九重,变音声以顺旨。”
唐 骆宾王 《萤火赋》:“余狎以明时,久遭幽縶。”
《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太宗 自幽縶之后,无復侍者及纸,乃书壁及板障,为诗及文数百篇,辞甚悽愴。”
“幽”字共有1个读音: [yōu]
汉字 | 幽 |
---|---|
读音 | [yōu] |
注音 | ㄧㄡ |
部首 | [幺] 幺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E7D |
其它编码 | 五笔:xxmk|mxxi 仓颉:uvii 郑码:zzzl 四角:22770 |
笔顺编码 | 255455452 |
笔顺笔画 | 丨フフ丶フフ丶フ丨 |
笔顺名称 | 竖 撇折 撇折 点 撇折 撇折 点 竖折/竖弯 竖 |
1.僻静;深远;昏暗:幽静。幽谷。
2.隐蔽的;不公开的:幽居。
3.沉静;深微:幽思。
4.囚禁:幽禁。
5.迷信指阴间:幽冥。
6.幽州,古地名。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
基本字义
幽
yōu ㄧㄡˉ
隐藏,不公开的:幽会。幽居(a.隐居;b.幽静的住处)。幽愤。幽咽。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幽谷。幽静。幽暗。沉静而安闲:幽闲。幽趣(幽雅的趣味)。幽婉。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幽禁。幽闭。幽囚。迷信的人指阴间:幽灵。幽魂。古地名,大致相当于今中国河北省、辽宁省南部一带:幽州。幽燕(yān )。英语 quiet, secluded, tranquil; dark
德语 ruhig, still ,You (Eig, Fam)
“絷”字共有1个读音: [zhí]
汉字 | 絷 |
---|---|
读音 | [zhí] |
注音 | ㄓˊ |
部首 | [糸] 绞丝底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6 |
异体字 | 縶 馽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縶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D77 |
其它编码 | 五笔:rvyi 仓颉:qivif 郑码:dqsz 四角:55903 |
笔顺编码 | 1213545542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フ丶フフ丶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点 撇折 撇折 点 竖钩 撇 点 |
1.用绳子拴捆。
2.马缰绳。
3.拘禁。
基本字义
絷
(縶)
zhí ㄓˊ
拴,捆:絷维(❶原指拴住客人的马以挽留客人,后指延揽、挽留人材;❷束缚)。 马缰绳。 拘捕,拘禁:絷拘。英语 confine, tie up; imprison, shackle
德语 verbinden, zusammen bin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