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微贱;卑陋。
⒉ 指隐居之士。
⒈ 微贱;卑陋。
引汉 牟融 《理惑论》:“鄙人矇瞽,生于幽仄,敢出愚言,弗虑祸福。”
唐 陆龟蒙 《祀灶解》:“天至高,灶至下;帝至尊严,鬼至幽仄。”
⒉ 指隐居之士。
引《宋书·顺帝纪》:“今可下宣州郡,搜扬幽仄,摽采乡邑,随名荐上。”
唐 杜甫 《奉寄章十侍御》诗:“朝覲从容问幽仄,勿云 江汉 有垂纶。”
金 元好问 《宏州赠曹丈子玉》诗:“邱园旧忆询幽仄,裘褐今闻识姓名。”
“幽”字共有1个读音: [yōu]
汉字 | 幽 |
---|---|
读音 | [yōu] |
注音 | ㄧㄡ |
部首 | [幺] 幺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E7D |
其它编码 | 五笔:xxmk|mxxi 仓颉:uvii 郑码:zzzl 四角:22770 |
笔顺编码 | 255455452 |
笔顺笔画 | 丨フフ丶フフ丶フ丨 |
笔顺名称 | 竖 撇折 撇折 点 撇折 撇折 点 竖折/竖弯 竖 |
1.僻静;深远;昏暗:幽静。幽谷。
2.隐蔽的;不公开的:幽居。
3.沉静;深微:幽思。
4.囚禁:幽禁。
5.迷信指阴间:幽冥。
6.幽州,古地名。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
基本字义
幽
yōu ㄧㄡˉ
隐藏,不公开的:幽会。幽居(a.隐居;b.幽静的住处)。幽愤。幽咽。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幽谷。幽静。幽暗。沉静而安闲:幽闲。幽趣(幽雅的趣味)。幽婉。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幽禁。幽闭。幽囚。迷信的人指阴间:幽灵。幽魂。古地名,大致相当于今中国河北省、辽宁省南部一带:幽州。幽燕(yān )。英语 quiet, secluded, tranquil; dark
德语 ruhig, still ,You (Eig, Fam)
“仄”字共有1个读音: [zè]
汉字 | 仄 |
---|---|
读音 | [zè] |
注音 | ㄗㄜˋ |
部首 | [人] 人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側 庂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C4 |
其它编码 | 五笔:dwi 仓颉:mo 郑码:ggod 四角:71280 |
笔顺编码 | 1334 |
笔顺笔画 | 一ノ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 撇 捺 |
1.仄声。与“平”相对:平仄。
2.心里不安:歉仄。
3.狭窄:逼仄。
4.倾斜:日仄。
5.古又同“侧(cè)”。
基本字义
仄
zè ㄗㄜˋ
倾斜:仄立。日仄。狭窄:逼仄。〔仄声〕古汉语中“上声”、“去声”、“入声”的总称。心里不安:歉仄。英语 slanting, oblique; oblique t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