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补予谥号。
⒈ 补予谥号。
引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简公补谥》:“沉公 乘间曰:‘因不读 王某 之诗,盖以其无諡法,无所羡慕故也。’上因命同 韩文懿 菼 补諡焉。”
“补”字共有1个读音: [bǔ]
汉字 | 补 |
---|---|
读音 | [bǔ] |
注音 | ㄅㄨˇ |
部首 | [衤] 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2 |
异体字 | 補 䋠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補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865 |
其它编码 | 五笔:puhy 仓颉:ly 郑码:wtid 四角:33200 |
笔顺编码 | 4523424 |
笔顺笔画 | 丶フ丨ノ丶丨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撇/横钩 竖 撇 点 竖 点 |
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补。补牙。补袜子。修桥补路。
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补。增补。补选。候补。缺什么补什么。
3.补养:滋补。补品。身体虚,需要好好补一补。
4.利益;用处:补益。不无小补。空言无补。
5.姓。
基本字义
补
(補)
bǔ ㄅㄨˇ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英语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德语 ausbessern, ergänzen, flicken (V)
“谥”字共有1个读音: [shì]
汉字 | 谥 |
---|---|
读音 | [shì] |
注音 | ㄕˋ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10 |
异体字 | 謚 諡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謚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C25 |
其它编码 | 五笔:yuwl 仓颉:ivtct 郑码:suol 四角:38712 |
笔顺编码 | 454313425221 |
笔顺笔画 | 丶フ丶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点 撇 横 撇 点 竖 横折 竖 竖 横 |
1.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例如齐宣王的“宣”,楚庄王的“庄”;诸葛亮谥“忠武”,岳飞谥“武穆”。
2.称(做);叫(做):谥之为保守主义。
基本字义
谥
(謚)
shì ㄕˋ
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谥号。谥法。谥宝(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后谥号的印玺)。 叫作,称为:“身死无名,谥为至愚”。英语 to confer posthumous titles
德语 nach dem Tode verliehener Ehrenname (English: posthumous title) (S),Nachruf (S),Ehrennamen verlei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