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玉饰的筝。亦用为筝的美称。
⒉ 风筝的美称。
⒈ 玉饰的筝。亦用为筝的美称。
引元 张可久 《折桂令·酒边分得卿字韵》曲:“客留情春更多情,月下金觥,膝上瑶筝。”
元 张可久 《寨儿令·观张氏玉卿双陆》曲:“间锦笙,罢瑶筝。”
《群音类选·龙泉记·寿祝椿堂》:“声沥亮,曲按瑶筝;响错落,调番玉拍。”
⒉ 风筝的美称。
引唐 鲍溶 《风筝》诗:“何响与天通,瑶筝掛望中。”
“瑶”字共有1个读音: [yáo]
汉字 | 瑶 |
---|---|
读音 | [yáo] |
注音 | ㄧㄠˊ |
部首 | [王] 王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0 |
异体字 | 瑤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瑤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476 |
其它编码 | 五笔:germ|getb 仓颉:mgbou 郑码:cpez 四角:12172 |
笔顺编码 | 11213443311252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ノ丶丶ノノ一一丨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提 撇 点 点 撇 撇 横 横 竖 竖折/竖弯 竖 |
1.美玉:琼瑶。瑶琴(镶有玉饰的琴)。
2.形容美好、珍贵:瑶浆(美酒)。
基本字义
瑶
yáo ㄧㄠˊ
美玉,喻美好,珍贵,光明洁白:琼瑶。瑶英。瑶宫。瑶琴。瑶浆。瑶觞。瑶台。瑶林琼树(喻人品格高洁)。瑶池。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英语 precious jade
德语 ein grüner Edelstein (Jaspis) (S),Perlmutt (S)
“筝”字共有1个读音: [zhēng]
汉字 | 筝 |
---|---|
读音 | [zhēng] |
注音 | ㄓㄥ |
部首 | [竹] 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6 |
异体字 | 箏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箏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B5D |
其它编码 | 五笔:tqvh 仓颉:hnsd 郑码:mrxb 四角:88507 |
笔顺编码 | 314314355112 |
笔顺笔画 | ノ一丶ノ一丶ノフフ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撇 横撇/横钩 横折 横 横 竖钩 |
拨弦乐器。木制长形,战国时秦地已有。历代弦制不一,有十三弦、十六弦等。现经改革,已发展为二十一或二十五弦,并有转调筝,表现力更为丰富。用于独奏、伴奏及合奏。
基本字义
筝
zhēng ㄓㄥˉ
◎ 弦乐器,木制长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现为二十五根弦。
英语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kite
德语 Guzheng (S, Mus),Zheng (S, 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