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夷场的意思

chǎng

夷场


拼音yí chǎng
注音一ˊ ㄔㄤˇ

繁体夷場

词语解释

夷场[ yí chǎng ]

⒈  旧时指上海的租界。亦以称旧上海。犹言洋场,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指 上海 的租界。亦以称旧 上海。犹言洋场,含贬义。

《文明小史》第十六回:“你们四个人,都是初到 上海 夷场上的,风景也不可不领略一二。”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有了 上海 的租界--那时叫作‘洋场’,也叫‘夷场’,后来有怕犯讳的,便往往写作‘彝场’。”

“夷”字共有1个读音: [yí]  

夷

汉字
读音[yí]
注音ㄧˊ
部首[大]  大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㹫 侇 跠 ???? ???? ???? ???? 恞 痍
字形结构镶嵌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937
其它编码五笔:gxwi 仓颉:kn 郑码:gdyz 四角:50802
笔顺编码151534
笔顺笔画一フ一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撇 捺

“夷”字的意思

1.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夷弹。夷为平地。

3.灭掉;杀尽:夷灭。夷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夷。四夷。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夷情。华夷杂处。

6.姓。

“夷”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í ㄧˊ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古代的锄类工具。 古同“怡”,喜悦。 古同“痍”,创伤。 姓。

英语 ancient barbarian tribes

德语 Barbar (S)​,Yi (Eig, Fam)​,Stämme im Osten

“场”字共有2个读音: [cháng]   [chǎng]  

场

汉字
读音[cháng][chǎng]
注音ㄔㄤˊ|ㄔㄤˇ
部首[土]  提土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場 塲 㘯 㙊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73A
其它编码五笔:fnrt 仓颉:gnsh 郑码:byod 四角:47127
笔顺编码121533
笔顺笔画一丨一フノノ
笔顺名称 横 竖 提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撇 撇

“场”字的意思

[chǎng]

1.适应某种需要的比较大的地方:会场。操场。市场。剧场。广场。

2.舞台:上场。下场。

3.指某种活动范围:官场。名利场。逢场作戏。

4.事情发生的地点:现场。当场。在场。

5.指表演或比赛的全场:开场。终场。

6.戏剧中较小的段落,每场表演故事的一个片段。

7.用于有场次或有场地的文娱体育活动:三场球赛。跳一场舞。

8.电视接收机中,电子束对一幅画面的奇数行或偶数行完成一次隔行扫描,叫做一场。奇数场和偶数场合为一帧完整画面。

9.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等。

[cháng]

1.平坦的空地,多用来翻晒粮食,碾轧谷物:打场。起场。场上堆满麦子。

2.集;市集:赶场。

3.用于事情的经过:一场透雨。一场大战。空欢喜一场。

“场”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場)

cháng ㄔㄤˊ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场院。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场雨。集,市集:赶场。

其它字义

(場)

chǎng ㄔㄤˇ

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场子。场地。场所。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场次。比赛地,舞台:上场。下场。粉墨登场。捧场。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三幕五场。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场。磁场。

英语 open space, field, market

德语 Ort, Platz (S)​,ZEW für Ereignisse, öffentliche Veranstaltungen, Spiele (Zähl)​,Damm (Bestandteil von Ortsnamen mit dem Bezug auf einen Damm)​ (Eig, Geo)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