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性情平和淡泊。
⒈ 谓性情平和淡泊。
引《南齐书·蔡约传》:“﹝ 约 ﹞好饮酒,夷淡不与世杂。”
《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故 越州 千秋观 道士 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
宋 陆游 《南唐书·后妃诸王传·李景遂》:“﹝ 景遂 ﹞纯厚夷淡,有士君子之操。”
“夷”字共有1个读音: [yí]
汉字 | 夷 |
---|---|
读音 | [yí] |
注音 | ㄧˊ |
部首 | [大] 大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㹫 侇 跠 ???? ???? ???? ???? 恞 痍 |
字形结构 | 镶嵌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937 |
其它编码 | 五笔:gxwi 仓颉:kn 郑码:gdyz 四角:50802 |
笔顺编码 | 151534 |
笔顺笔画 | 一フ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撇 捺 |
1.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夷弹。夷为平地。
3.灭掉;杀尽:夷灭。夷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夷。四夷。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夷情。华夷杂处。
6.姓。
基本字义
夷
yí ㄧˊ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古代的锄类工具。 古同“怡”,喜悦。 古同“痍”,创伤。 姓。英语 ancient barbarian tribes
德语 Barbar (S),Yi (Eig, Fam),Stämme im Osten
“淡”字共有1个读音: [dàn]
汉字 | 淡 |
---|---|
读音 | [dàn] |
注音 | ㄉㄢ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氮 灩 痰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E1 |
其它编码 | 五笔:iooy 仓颉:eff 郑码:vuuo 四角:39189 |
笔顺编码 | 4414334433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丶ノノ丶丶ノ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点 撇 撇 点 点 撇 撇 捺 |
1.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少;稀薄(跟“浓”相对):淡墨。天高云淡。
2.(味道)不浓;不咸:一杯淡酒。淡而无味。菜太淡,再放点盐。
3.(颜色)浅:淡青。淡绿。颜色很淡。轻描淡写。
4.冷淡;不热心:淡然处之。淡淡地答应了一声。
5.营业不旺盛:淡季。淡月。近来生意很淡。
6.没有意味的;无关紧要的:淡话。淡事。扯淡。
7.姓。
淡
dàn ㄉㄢˋ
含盐分少,与“咸”相对:味淡。淡水。淡化。 浅,薄,含某种成分少,与“浓”相对:淡酒。淡绿。淡薄。浅淡。淡雅。天高云淡。 不热心:冷淡。淡泊(对名利不热心)。淡漠。淡忘。恬淡。 营业不旺盛:淡季。 无关紧要,无聊:扯淡。淡话。英语 weak, watery; insipid, taste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