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遗鲤”谓寄送书信。
⒈ 后以“遗鲤”谓寄送书信。
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清 顾炎武 《酬归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遗鲤情偏切,班荆意各悽。”
“遗”字共有1个读音: [yí]
汉字 | 遗 |
---|---|
读音 | [yí] |
注音 | ㄧˊ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遺 ???? ???? ???? ????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遺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57 |
其它编码 | 五笔:khgp 仓颉:ylmo 郑码:jilw 四角:35308 |
笔顺编码 | 25121253445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
3.遗漏:遗忘。补遗。
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
[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基本字义
遗
(遺)
yí ㄧˊ
丢失:遗失。遗落。 漏掉:遗忘。遗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抛弃:遗弃。英语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德语 hinterlassen, zurücklassen ,verlieren
“鲤”字共有1个读音: [lǐ]
汉字 | 鲤 |
---|---|
读音 | [lǐ] |
注音 | ㄌㄧˇ |
部首 | [鱼] 鱼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7 |
异体字 | 鯉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鯉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CA4 |
其它编码 | 五笔:qgjf 仓颉:nmwg 郑码:rkb 四角:26115 |
笔顺编码 | 352512112511211 |
笔顺笔画 |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提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横 |
鲤鱼,体侧扁而长,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有的尾部或全身红色,口边有须两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
基本字义
鲤
(鯉)
lǐ ㄌㄧˇ
〔鲤鱼〕体侧扁,嘴边有长短触须各一对,肉可食。〔鲤庭〕指受父训之处,亦借指父训。书信的代称,因中国唐代传递的书信以尺素结成双鲤鱼形。英语 carp
德语 Karpfen (S, 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