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遗补的意思

遗补


拼音yí bǔ
注音一ˊ ㄅㄨˇ

繁体遺補

词语解释

遗补[ yí bǔ ]

⒈  唐代拾遗、补阙同是谏官,因其职掌相同,故并称之。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拾遗、补阙同是谏官,因其职掌相同,故并称之。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丞郎给舍之材,选於御史遗补郎官。”
宋 田锡 《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给諫既不敢违上旨,遗补又不敢贡直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唐 人称拾遗、补闕曰遗补。”

“遗”字共有1个读音: [yí]  

遗

汉字
读音[yí]
注音ㄧˊ
部首[辶]  走之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9
异体字 遺 ???? ???? ???? ???? ???? ???? ????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057
其它编码五笔:khgp 仓颉:ylmo 郑码:jilw 四角:35308
笔顺编码251212534454
笔顺笔画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丶フ丶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遗”字的意思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

3.遗漏:遗忘。补遗。

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

[wèi]

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遗”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遺)

yí ㄧˊ

丢失:遗失。遗落。 漏掉:遗忘。遗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抛弃:遗弃。

英语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德语 hinterlassen, zurücklassen ,verlieren

“补”字共有1个读音: [bǔ]  

补

汉字
读音[bǔ]
注音ㄅㄨˇ
部首[衤]  衣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2
异体字 補 䋠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865
其它编码五笔:puhy 仓颉:ly 郑码:wtid 四角:33200
笔顺编码4523424
笔顺笔画丶フ丨ノ丶丨丶
笔顺名称 点 横撇/横钩 竖 撇 点 竖 点

“补”字的意思

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补。补牙。补袜子。修桥补路。

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补。增补。补选。候补。缺什么补什么。

3.补养:滋补。补品。身体虚,需要好好补一补。

4.利益;用处:补益。不无小补。空言无补。

5.姓。

“补”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補)

bǔ ㄅㄨˇ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英语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德语 ausbessern, ergänzen, flick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