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拉住衣襟。指三国魏辛毗拉住文帝衣襟坚持诤谏的故事。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引裾”喻人臣能据理直谏。
⒈ 拉住衣襟。指 三国 魏 辛毗 拉住 文帝 衣襟坚持诤谏的故事。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引裾”喻人臣能据理直谏。
引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朝有遗闕,君有小失,则正色直諫。大则犯颜触鳞,方诸古之引裾断鞅者,我无愧矣。”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其在於古,若排闥、折槛、引裾、坏麻之类,皆可以言正直也。”
“引”字共有1个读音: [yǐn]
汉字 | 引 |
---|---|
读音 | [yǐn] |
注音 | ㄧㄣˇ |
部首 | [弓] 弓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1 |
异体字 | 㧈 廴 ???? ???? ???? 靷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F15 |
其它编码 | 五笔:xhh 仓颉:nl 郑码:yzi 四角:12200 |
笔顺编码 | 5152 |
笔顺笔画 | フ一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竖 |
1.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
2.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
4.退却:引退。引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
基本字义
引
yǐn ㄧㄣˇ
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退却:引退。引避。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英语 to pull, draw out, attract; to stretch
德语 ableiten, ablenken (V),führen, leiten, jmd. den Weg weisen (V),ziehen, anspannen (V)
“裾”字共有1个读音: [jū]
汉字 | 裾 |
---|---|
读音 | [jū] |
注音 | ㄐㄩ |
部首 | [衤] 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8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8FE |
其它编码 | 五笔:pund 仓颉:lsjr 郑码:wtej 四角:37264 |
笔顺编码 | 4523451312251 |
笔顺笔画 | 丶フ丨ノ丶フ一ノ一丨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撇/横钩 竖 撇 点 横折 横 撇 横 竖 竖 横折 横 |
1.衣服的大襟。
2.衣服的前后部分。
基本字义
裾
jū ㄐㄩˉ
衣服的大襟。衣服的前后部分。英语 lapel, border of garment; ski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