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
⒉ 秦汉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
⒈ 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
引《墨子·非命上》:“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 ﹞东伐 紂,伯夷、叔齐 叩马而諫……左右欲兵之。 太公 曰:‘此义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篤始终於寒暑,虽危亡而不猜者,义人也。”
⒉ 秦 汉 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按 秦昭王 时有白虎为害,后为 板楯 人射杀,遂一户免其一顷田之税,虽有十妻,不输口算之钱。参阅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引《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板楯蛮夷》:“板楯 七姓,射杀白虎立功,先世復为义人。”
⒈ 信守道义的人。
引语本《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义”字共有1个读音: [yì]
汉字 | 义 |
---|---|
读音 | [yì] |
注音 | ㄧˋ |
部首 | [丶] 点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2 |
异体字 | 義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義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49 |
其它编码 | 五笔:yqi|yri 仓颉:ik 郑码:sos 四角:40003 |
笔顺编码 | 434 |
笔顺笔画 | 丶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捺 |
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
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
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
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
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6.姓。
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基本字义
义
(義)
yì ㄧˋ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指认为亲属的:义父。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姓。英语 right conduct, righteousness
德语 Bedeutung, Sinn ,Gerechtigkeit, gerecht
“人”字共有1个读音: [rén]
汉字 | 人 |
---|---|
读音 | [rén] |
注音 | ㄖㄣˊ |
部首 | [人] 人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 部外:0 |
异体字 | 亻 儿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BA |
其它编码 | 五笔:wwww 仓颉:o 郑码:od 四角:80000 |
笔顺编码 | 34 |
笔顺笔画 | 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捺 |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
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
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
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
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
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
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
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
9.(Rén)姓。
基本字义
人
rén ㄖㄣˊ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英语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德语 Radikal Nr. 9 = Men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