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避人嫌疑。
例近岁中书舍人当制,而兄弟有除授,多引嫌,俾以次官行。——徐度《却扫编》
英avoid arousing suspicion;
⒈ 避嫌。
引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中:“近岁,中书舍人当制,而兄弟有除授,多引嫌,俾以次官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王 问后会,曰:‘既有官责,当引嫌也。’”
⒈ 以避嫌为理由,而谢绝或回避。
引《聊斋志异·卷八·司文郎》:「王问后会,曰:『既有官责,当引嫌也。』」
英语to avoid arousing suspicions
“引”字共有1个读音: [yǐn]
汉字 | 引 |
---|---|
读音 | [yǐn] |
注音 | ㄧㄣˇ |
部首 | [弓] 弓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1 |
异体字 | 㧈 廴 ???? ???? ???? 靷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F15 |
其它编码 | 五笔:xhh 仓颉:nl 郑码:yzi 四角:12200 |
笔顺编码 | 5152 |
笔顺笔画 | フ一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竖 |
1.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
2.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
4.退却:引退。引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
基本字义
引
yǐn ㄧㄣˇ
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退却:引退。引避。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英语 to pull, draw out, attract; to stretch
德语 ableiten, ablenken (V),führen, leiten, jmd. den Weg weisen (V),ziehen, anspannen (V)
“嫌”字共有1个读音: [xián]
汉字 | 嫌 |
---|---|
读音 | [xián] |
注音 | ㄒㄧㄢˊ |
部首 | [女] 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0 |
异体字 | 慊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ACC |
其它编码 | 五笔:vuvo|vuvw 仓颉:vtxc 郑码:zmux 四角:48437 |
笔顺编码 | 5314315112234 |
笔顺笔画 | フノ一丶ノ一フ一一丨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点 撇 横 点 撇 横 横折 横 横 竖 竖 撇 捺 |
1.嫌疑:避嫌。涉嫌。
2.嫌怨:前嫌。挟嫌。
3.厌恶;不满意:讨人嫌。嫌贫爱富。大家都嫌他脾气太急。内容不错,文字略嫌啰唆。
基本字义
嫌
xián ㄒㄧㄢˊ
可疑之点:嫌疑。避嫌。涉嫌。厌恶,不满意:嫌恶(wù ㄨˋ)。嫌弃。讨人嫌。怨:尽释前嫌。嫌隙(由猜疑而形成的仇怨)。英语 hate, detest; suspect; criticize
德语 ablehnen, nicht mögen (V),etwas ausmachen, stören (V),misstrauen, es für möglich halt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