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有狄的意思

yǒu

有狄


拼音yǒu dí
注音一ㄡˇ ㄉ一ˊ

词语解释

有狄[ yǒu dí ]

⒈  即有易。有,词头。

引证解释

⒈  即 有易。有,词头。参见“有易”。

《楚辞·天问》:“昏微遵迹, 有狄 不寧。”
王国维 《王恒》:“有狄,亦即 有易 也。古‘狄’、‘易’二字同音,故互相通假。”

“有”字共有2个读音: [yǒu]   [yòu]  

有

汉字
读音[yǒu][yòu]
注音ㄧㄡˇ|ㄧㄡˋ
部首[月]  月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2
异体字 ???? 洧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709
其它编码五笔:def 仓颉:kb 郑码:gdq 四角:40227
笔顺编码132511
笔顺笔画一ノ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横 撇 竖 横折钩 横 横

“有”字的意思

[yǒu]

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表示大、多:有学问。

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有”字的基本解释

yǒu ㄧㄡˇ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有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 ㄧㄡˋ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英语 have, own, possess; exist

德语 existieren (V)​,haben (V)​,es gibt

“狄”字共有1个读音: [dí]  

狄

汉字
读音[dí]
注音ㄉㄧˊ
部首[犭]  反犬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2C4
其它编码五笔:qtoy 仓颉:khf 郑码:qmuo 四角:49280
笔顺编码3534334
笔顺笔画ノフノ丶ノノ丶
笔顺名称 撇 弯钩 撇 点 撇 撇 捺

“狄”字的意思

1.我国古代称北方的民族。

2.姓。

“狄”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í ㄉㄧˊ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古代最下级的官吏。有力的麋鹿。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姓。

英语 tribe from northern china; surnam

词语首拼